文库114
高三散文:子不语
时间:2019-05-20 06:49:04 网站:文库114
高三散文:子不语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韩雨
  
  曾看过一部漫画——《子不语》,书中有遥远时空中的声声龙吟,有叶下花精的呢喃细语,有月下仙鹤的婆娑舞姿。那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事物。未知,可谓美妙绝伦,让人甘愿沉醉其中。只是当我恋恋不舍地翻过最后一页时,这小小的神秘与期盼就迅速退场,空余满腔感慨。
  
  也曾读过多首唐诗宋词,会为其中的名句击节赞叹,也会一遍又一遍地默诵某一首诗,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正在那春江潮水连海平的月下,在云青青兮欲雨的山中,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红尘中,却总是难以想象“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矛盾,难以想象“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的无奈,难以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渴盼——只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如不知何时寄出的书信,如鬼神,如无数故人曾在梦中回想过的往事,早已被归结为两个字——已知。
  
  这世界发展得实在太快。蒸汽机冒出的浓烟尚未散尽,内燃机巨大的轰鸣声已经响起。爱迪生的电灯刚露出一丝光芒,电视电脑已进驻家家户户。西斯庭教堂上宏伟的壁画渐渐褪色,一本本《进化论》《相对论》早已登上了畅销书的书榜。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信息革命……人类社会早已脱离了安步当车的时代,朝着未来一路狂奔。一个个怪论被实践推翻,一个个神兽被科学否定,不知何时能寄到的书信被多媒体技术驱逐,口耳相传下的美丽传说被冰冷的科学真理代替。人们已知的越来越多,心里残存的对未知的期盼和温暖却越来越少。
  
  就像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将来人类终会证明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未知终不过是佛教中的一个词——“虚妄”。没有神,没有鬼,有的只是一颗颗在无边宇宙中孤独闪耀,静静走向灭亡的星。
  
  只是,这样的已知,会不会太无趣?
  
  就像正在逐步进化的手机、电脑、电视一样,将来的人类必将发明出一个又一个更先进的通讯工具。世上再也没有了天涯,有的只是一个电话的距离。不会有人再写下“雁字回时”的凄婉诗句,不会有人再为一封未知的书信而固执等待。
  
  只是,这样的已知,会不会太冰冷太苍白?
  
  在一堆堆已知的定义、公式、真理、史实中,我突然开始怀念未知——未知的神秘、未知的期盼、未知的美丽。
  
  不禁又想起那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体现,也是孔子为自己和后人留的一份美丽的未知吧!拥有这份神秘的未知,似乎就能感受到:在茫茫星空中,人类并不孤单;在茫茫人海中,我并不孤单。
  
  事事已知,世界会变得冰冷而无趣。几次工业革命拉近了人们的实际距离,却拉大了人们心灵上的距离,失去了那份未知的温暖与牵挂,心就会变得冰冷而坚硬。心中只有已知的事物,无暇为未知去探索和等待。
  
  请不要急于把所有未知都变为已知。请暂停匆忙的脚步,欣赏一下美丽的未知。我宁愿给万里之外的朋友写一封信,然后等待或许几天或许几个月才会到达的温暖。我宁愿一个字一个字去查阅晦涩的《楚辞》和《山海经》,去探访那“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勇士。
  
  请在心底留一块柔软的地方,留给未知,留给未知的神秘与期盼。
  
  对未知,子不语。
  
  【点评】
  
  说理富有诗意,表现在诗化的语言隽永含蓄,诗词的引用意蕴深长。再从构思上看,一、二段引出已知、未知这一话题,入题浅显,很吸引入的眼球,让人迫切想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三至七段形象化地诠释未知渐少而已知渐多的现象,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后面的段落阐发自己的观点——“怀念未知”,即“请在心底留一块柔软的地方,留给未知,留给那未知的神秘与期盼”。思路清晰,语言整散有致,结尾有水到渠成之妙。作者思路开阔,科学、哲学、文学、佛学等知识在笔下驱遣自如,此文实为难得的佳作。
  
  (指导教师刘建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三散文:子不语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256061.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