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县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时间:2019-05-21 20:29:56 网站:文库1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我县“三农”工作的总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必须加快我县建设现代畜牧业步伐,提高畜牧经济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净化乡人居环境的各种能力。
一 、“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回顾。“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把农村发展纳入城乡统筹建设内容,使农民在减负增收中受益。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18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1150元,占整个农业收入的35%。畜牧业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支农投入,使我县畜牧业和畜牧业经济得到突破性发展,动物疫病控制能力明显加强。一是大力扶持畜禽养殖大户和小区发展,促进了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和进行良种选育引种补贴,提高了养殖效益。三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和实用养殖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四是创新和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降低了防疫费用,提高了防疫质效,确保了畜产品安全。五是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降低了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畜产品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发展畜牧业积极性不断增强,畜牧业向现代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都为“十一五”畜牧业实现“转变、拓展、提升”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农民增收和畜牧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开拓市场和增加投入为动力,以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转变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建立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迅速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畜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为建设全省绿色经济强县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目标是:
(一)生猪出栏达到35万头,山羊出栏8万只,家禽出栏45万只,禽蛋2000吨 ,肉类总产量达到26000吨。培育各类养殖大户和示范场1000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
(二)畜禽品种改良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中生猪人工授精面达到100%,三元杂交商品肥猪达到60%以上,牛羊冻精配种达到60%以上,配方饲料使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引进3-5家千吨以上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现有屠宰场和肉联加工厂加工能力。建设各类养殖小区8-10个,培育中介服务组织10-15个,建立完善的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
(四)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构建动物防疫、诊疗、检疫三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两瘟四病”(猪瘟、鸡瘟、口蹄疫、禽流感、羊痘、猪链球菌病)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接种密度达到100%,牲畜死亡、发病率控制在国标以下,保持布氏杆菌病、血吸虫等疫病清净。
三、主要工作措施。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三大“转变”。重点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1、要转变畜牧业发展理念。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我县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加快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转变。
2、要改变传统畜禽生产模式。一是要积极扶持专业养殖大户。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积极扶持能够从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各类畜禽专业养殖大户,使其逐步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主体。二是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使已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加

[1][2]下一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366394.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