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潜心阅读,用心感悟——学写读后感
时间:2020-07-04 17:43:59 网站:文库114

潜心阅读,用心感悟——学写读后感

唐汝全

技法讲解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高大尚的语言可以说我们耳熟能详,但再好的言辞最终还是要落实了到读书。用心去读书,用心去感悟才是读书之道,否则,读书也只能变成一场说辞,它会被忙碌和游戏边缘化。我始终认为,如果要把读书真正变成和高尚的人对话,让书成为进步的阶梯,写点发自肺腑的读后感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好的读后感能够让所读,所思在寸尺见方的文字里流淌。

读后感的写作中,有哪些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呢?

深入的阅读,切忌过多复述 读后感,顾名思义,是在“读”的基础上的感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写读后感的时候,需要细致深入地阅读,对书中的情节、人物要细细地体味。只有读得深入,才能感得深刻。从以往学生的读后感来看,有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写“读”的内容过多,而且是简单地停留在对原文内容的复述层面上。而对于“感”的内容往往简单的带过,这样往往给人以舍本逐末的感受。因此,写读后感的时候,对于读的内容,千万不要贪多求全。可以是对书中的某一个人物的感悟,可以是对书中的某一个情节的感悟,甚至可以是书中的某一句话的感悟。在内容的再现上要力求突出重点,简洁表达。

独特的感悟,切忌肤浅泛化 俗语曰:“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需要同学们对作品有个性化的感悟,而不能泛泛而谈。如《读<水浒传>有感》中,作者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始终抓住梁山好汉的形象落笔,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故事结束了,但是书中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足智多谋的吴用,豪迈正义的鲁智深,武艺高强的林冲,英俊倜傥的燕青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作者抓住人物形象特点,写自己印象中的梁山英雄。集中一点,或确定一个主题,自始至终围绕其展开,并且注意把自己对读书的理解与感悟表达出来,这样的读后感就会显得内容集中,感悟独特。

真情的流露,切忌感中无“我 ” 读后感既然是“我”读书的感受,就需要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把自己读书的内心感受真实地再现出来。要让“我”充分地参与到表达之中,写出“我”读书的心理状态,对作品的认识、思考、评价。也就是要把自己读书时的“感同身受”的内心情绪在读后感中表达出来。如《读<水浒传>有感》作者在写到对梁山好汉的形象认知后,在结尾这样写道:“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对那些好汉充满了敬意和向往,”用“我”来深情道白,就自然真挚。

灵动的表达,切忌套路僵化 读后感虽然是以议论为主,谈观点、看法和感受一类的文章,但在写的时候,仍然可以把读书的情景再现出来,给人以生活的画面感,而不是开头生硬地交待“我”读了什么书,结尾用“通过……我懂得了(明白了)……道理”等套路式来表达。比如《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开头这样写道:“淑萍书桌上,放着的依然是那本曾经让我心甘情愿痛哭流涕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等待什么。我情不自禁,又再次怀着沉重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陈旧泛黄的纸张似乎是在向我倾诉着回忆。”结尾这样回应道:“合上书本,阳光依然是那么明媚温暖,沉醉于书海中的我,已经走了出来。”你看,作者以读书情景再现来开头,然后写读书感悟,结尾再回到读书情景,这样的写法是不是更加灵动,更加自然贴切一些。

适当的拓展,切忌翻来覆去。一般来说,写读后感,有些学生习惯于就事论事,始终停留在书中的人物,情节上谈认识,谈感受。说来说去都是那么点想法和感受。为了丰富我们对读书的认识,思考和感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借助联想,由此及彼,由书中走向生活,把书中的思想情感与现实的生活对接起来,与“我”的生活对接起来。比如《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在谈到如何对待早恋和友情的时候,其中这样写道:“我想一个人从潇洒的青春,最后到无奈的人生,为什么呢?不懂得珍惜!我想到了我们的青春,想到了我们身边的少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男女同学,彼此你来我往的传递一封封甜言蜜语的情书,可是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深深地感到:青春是值得珍惜的,而不能肆意的放纵!”这里由书中人物生活联想到现实生活,就丰富了感悟的内容,也道出了读后的感受与收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潜心阅读,用心感悟——学写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44083.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