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时间:2021-04-01 22:29:29 网站:文库114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坚持培养管理与关怀激励并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确保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深化改革。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分类施策。立足市情实际,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

  (三)发展目标

  到xxxx年,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xxxx年,全市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持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学校党支部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抓好各级各类学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强化学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强化教师党员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党组织设置,将教师党支部建在一线,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及中等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小规模学校党支部和中心校党支部的活动经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

  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推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分设的,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兼任副校长,党员校长一般应兼任党组织副书记。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带头人、业务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各级党委培训规划,定期组织轮训,每年开展x次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兼职教师的培训,树立师生身边的好书记典型。注重从担任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干部中选拔任用学校管理干部。对党员教师兼职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入工作总量,作为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方面的重要依据;所获党内表彰荣誉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方面与同级别专业表彰荣誉同等对待。(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

  注重教师党员发展与培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教师党员培养标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

  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加强党员教师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党员教师佩戴党徽进课堂,切实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与政策等教育,加强党史教育、国史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政治认同和教书育人责任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建立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x次教职工集中学习。(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和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宣传教育,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为知识分子群体搭建建言献策平台,创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惩治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师德教育,注重教师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行新教师入职宣誓、在职教师教师节重温誓词制度。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发掘师德典型,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开展教师风采系列展示活动,组织创作反映良好教师形象的文学作品,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强大正能量。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注重培养教师的仁爱之心,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不仅传授知识,还要给学生解除困惑、送出关怀、慰藉心灵,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礼金,禁止从事有偿补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

  健全师德监督考评体系。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落实学校师德教育和考核检查主体责任,强化师德考核,把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态度和关爱学生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将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构建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范围,纳入教育工作评价范围。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

  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按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及相应的处理指导意见、处理办法要求,严格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对于发生准则中禁止行为的,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对于教师严重侵害学生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追回相关奖金,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机制,对师德违规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等失职失责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辅导员队伍。按相关标准为高校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及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和研修基地资源,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辅导员队伍培养培训,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专职辅导员实行职务职称“双线”晋升制度,提升业务能力,拓展发展空间。(责任单位: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二)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

  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党组织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级各部门各单位)

  (三)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有效增强教书育人本领

  健全教师发展工作机构。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建设市级教师培训中心、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统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人社局)

  共建优质培训资源。遴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组建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组织开展优秀课例、优质网络课程及微课资源竞赛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促进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为教师提供自主研修、终身学习的网络资源平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部门:市人社局)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优化教师培养内容和方式。按照“国家引领、省级统筹、市级协调、以县为主、以校为本、教师自主”的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教师x年一周期不少于xxx学时的全员培训计划。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体系,围绕教师专业标准、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等内容,采取网络研修、集中面授、混合研修、校本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等模式,实施新入职教师、转岗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教育与管理能力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师德修养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等培训项目,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开展“xx名师”优秀人才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青年教学能手等教育教学专业性人才认定活动,为教师搭建阶梯式专业成长平台。每x年评选认定xx名“xx名师”优秀人才,其中“xx名校长”x名、“xx名教师”xx名、“xx名班主任”xx名,实行培养管理期制度,管理期内每年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发放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并优先推荐纳入市、县区拔尖人才人选。每x年评选认定xxx名教育教学专业性人才,其中xx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xx名、xx市中小学骨干教师xxx名、xx市中小学青年教学能手xx名,实行培养管理期制度,管理期内每年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发放教育教学专业性人才绩效奖励。建立“xx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每年补助工作经费x万元,保障工作室运转和研训活动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市县财政根据学校隶属关系按照辖区内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x%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各类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的x%列支教师培训经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考核评价,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提升校长规范办学、科学办学、依法治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视野开阔、治校有方的教育家型校长队伍。举办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培训班,建立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库,择优选派到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或研修访学。规范学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逐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依法明确和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学校管理队伍结构,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培育“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研究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指导意见,明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准入机制。探索按照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考核评价“双师型”教师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双向聘用机制。探索职业院校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建立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高技术专门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吸引行业企业中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对本专业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的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推进中职学校校长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四)着力深化综合改革,切实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

  统筹公办学校教师编制配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高考改革等因素,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向教育倾斜,增加教师编制总额,科学动态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健全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域调整机制,着重解决城市学校师资不足和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对规模较小的村小学、教学点按照班师比和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动态调整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严禁“吃空饷”;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同工同酬。积极推进市直中小学教师编制备案管理和统筹配置机制改革。按照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科学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健全补充机制,加强动态监管。改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员及其他技术人员的配备。统筹管理学校后勤工作,凡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物业、安保、食堂、宿舍等工勤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推进“县管校聘”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统筹管理,落实和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资源人权事权的调配职能,建立健全县域教职工编制、人员经费、岗位设置、交流轮岗、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惩的新机制。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统一标准、岗位统筹、分类核定、职数统管”的原则,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使教师由“学校人”转为“系统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每学年按照学校布局、班额、生源、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等情况提出统筹分配、动态调整的方案,报同级机构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备案后实施。积极推进市直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加强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立城市优质中小学与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市、县区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力度,支持引导名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逐步改变乡村教师年龄老化、教学能力弱化的问题。(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加大统筹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xx师、名校长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人社部门,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统筹管理教师招聘、分配和动态调整,支持学校自主开展教师招聘。(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现有岗位基础上,将县及县以下教师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总体提高x%,合理划分内部等级岗位控制结构,兼顾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学段学校。在中小学教师系列实行县以下基层单位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比例单列,不占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坚持向基层、向一线、向乡村倾斜,侧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适当放宽学历、专业和任职年限要求,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表现、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着力拓展基层一线和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引导广大教师向基层一线和乡村聚集。民生实事项目招录的教师,享受与在编在岗教师同等待遇。有效衔接职称评审与聘任,人社部门实行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控制,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教学需要动态管理、统筹使用,并报同级人社部门备案。强化教师考核,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受聘任教、晋升职称、实施奖惩的依据,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建立完善教师职业行业退出机制,实行x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暂缓注册、注册不合格的教师,不得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注册不合格的教师,不得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

  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逐步建立“经费包干、按岗聘用、动态管理”的教师聘用机制,引进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将产教融合成果转化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吸纳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责任单位:市教育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按照相关规定,高等学校自主制定招聘或解聘的条件、标准和办法,自主公开招聘人才。完善高等学校用人管理制度,高等学校根据岗位设置和管理办法自主做好人员聘后管理。根据国家规定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及个人意愿延长工作时间。深化高等学校“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全面推行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自主评审,加强职称评聘监管。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离岗创业期间,编制、人事关系和岗位等级予以保留,工龄连续计算,原岗位任职或聘用时间连续计算,档案工资正常晋升,与原单位人员同等参加职称评定,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政策和渠道不变;离岗创业教师x年内可在原单位正常申报职称,其创业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责任单位:市人社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五)着力提升保障激励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完善教师职业保护制度,保障教师的法定权利,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教师良好职业形象,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在学校工作期间统一着装,所需经费从学校公用经费中统筹列支。突出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途径,落实教师对“三重一大”等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逐步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

  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奖励制度。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定期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xx市特级教师等荣誉表彰奖励活动,建立荣誉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表彰机制,激励优秀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次表彰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xx个,先进个人xxx名(其中优秀教师xxx名,优秀班主任xx名,优秀教育工作者xx名),xx市特级教师xx名;每名先进个人一次性奖励xxxx元,每名xx市特级教师一次性奖励xxxx元。获得市委、市政府、省直部门及以上综合性表彰的教师,在当年年度考核中可综合考核、优先考虑。(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部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健全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调整机关公务员收入分配政策时要统筹考虑中小学教师,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提高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健全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科学核定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从xxxx年开始,在现有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确定增幅,逐年提高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增量主要用于发放班主任津贴、“xx名师”优秀人才岗位津贴、教育教学专业性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等)绩效奖励、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中考高考成果、质量监测等)绩效奖励、教师超工作量(早晚自习、辅导学生、超课时等)绩效奖励,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绩效工资分配要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由人社、教育、财政部门制定绩效增量考核发放办法,由学校按规定发放。(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控缀保学乡村走教教师补助和交通补助等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乡村教师活动中心、食堂、卫浴设施和学校周边水电路改造建设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专项规划和部门工作方案,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市、县政府定期对在乡村学校从教xx年以上的教师给予表彰,对乡村学校从教xx年以上教师的子女在教师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在乡村学校从教xx年以上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

  完善职业院校教师收入分配机制。建立体现以技能提升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内,设立双师型教师岗位津贴和特殊工种教师岗位津贴,扩大职业院校收入分配自主权,职业院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职业院校依法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责任单位:市人社局、xx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党委、政府;配合部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完善教师住房和医疗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将符合本地住房保障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享受实物配租或租赁补贴。凡纳入全市集中引才计划的新招聘教师,可根据人才住房保障办法规定,享受免租周转房和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建设教师周转宿舍,为青年单身教师和城乡轮岗交流教师提供住宿,周转使用。医疗机构为教师定期开展身体健康检查和医疗服务提供便利条件。每年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参加休养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县区党委、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市总工会)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发展上优先考虑,工作上优先支持,投入上优先保障。各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县区党委和政府要在xxxx年x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市直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二)落实工作责任。组织部门负责指导教师队伍党的建设、重大人才项目实施等。宣传部门负责指导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教师楷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编制部门负责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学校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教育部门负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定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负责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完善支出保障机制,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人社部门会同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推进教师队伍工资待遇和职称评聘政策改革工作的实施。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参与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工作,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三)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政经费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市、县区财政要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等。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四)严格考核问责。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建立定期督查督导制度,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对工作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五)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加强教师队伍宣传,文化部门要创作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文学艺术作品,树立教师先进典型,宣传教师良好职业形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55416.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