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1-04-06 18:08:58 网站:文库114

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以党建为核心引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大量社会职能逐步转向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管理、居住环境、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日趋多元,利益表达方式日渐多样,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与发展中的利益纠葛相互交叉渗透,给社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社区作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封闭的党建工作方式,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实施“xxxx”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深化拓展“三化一服务”党建创新提升行动,积极创建“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社区党组织和党建示范点,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社区组织、社区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二、夯实社区管理服务的组织基础

  (一)领导体制科学化。强化社区党工委(党总支)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从各社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辖社区和镇辖社区建立完善以“大工委制”和“兼职委员制”为重点、辖区单位及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体制。

  (二)运行机制规范化。牢固树立“统筹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坚持把社区党建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从议事决策、执行落实、方式方法、监督管理等层面,规范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共驻共建、激励奖惩等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对上落实目标任务、对下实现群众满意的有机统一。

  (三)组织设置网格化。合理划分社区单元网格,科学设置社区党组织架构,建立社区党建网格管理制度,规范网格化党建工作流程,明确网格人员、职责和任务,构建以社区党工委(党总支)为核心、网格党支部为基础的网格化党建组织体系,形成“网格管理、条块结合、层级负责”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党员管理动态化。创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卡式管理制度,将社区内下岗失业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纳入社区网格党组织,增强党员归属感,从根本上激发党员永葆先进的内在动力。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效能风暴”行动,将监督的内容和空间向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延伸拓展,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有效途径把党员置于社区党组织的视野之下,将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社区队伍专职化。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将党组织书记纳入全市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强化党的建设、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加快社区实用人才培养,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考取社会工作师职称,每年评选一定数额的党建工作先进社区和优秀社区工作者给予奖励,充分调动社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对担任社区党工委(党总支)下设党支部书记的人员实行定额补贴。

  三、完善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

  (一)社区建设数字化。统筹整合党建、综治、城管、计生等信息资源,加快建设集社区党建、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三维数字社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依托“数字化社区”建立党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网上党群事务和民情信息处理中心,及时更新社区党建信息数据库,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推动党建信息资源互动交流,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效能。

  (二)党建品牌特色化。以“把社会管理抓到位、把公共服务送到家”为导向,根据社区不同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把社区党建实践创新与社区整体功能发展相衔接,准确定位、因势利导打造培育“贴心服务工作法”、“乐民文体俱乐部”、“楼宇党建博客”、“党员服务先锋岗”等“一社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形成先锋型、双拥型、共建型、平安型、环保型、文体型、关爱型社区,丰富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内涵,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使社区党建内容在改造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上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便民设施公益化。优化整合社区现有设施资源,建成电子阅览、文体娱乐、养老托幼、商圈服务、爱心超市等便民利民公益性场所,逐步实现“社区办公场所最小化、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为民服务设施最优化”,使社区成为集党员活动、居民休闲、便民服务、文化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之家、居民之家、社会服务之家。

  (四)为民服务长效化。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顺应居民群众日益多样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创设多样便捷、符合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多元精细的全方位优质服务,使社区服务网络更健全、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时间更灵活,实现服务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拓宽社区党员作用发挥途径,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进社区等为载体,组建文体、医疗、维权、就业、养老、救助等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区中亮身份、争优秀、做标兵,展现党员先锋风采,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惠民为民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四、强化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措施

  (一)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整合组织、宣传、文化、群团等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区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始终把社区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以党建引领带动社区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县、区要研究制定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使社区党组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上。财政、人社、民政、审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等保障配套制度,做好社区资金运行的检查审计。

  (二)落实经费保障。建立社区工作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从xxxx年起每年为每个社区增加x万元党建工作经费,由市、县(区)财政分别承担xx%。市委组织部每年从城乡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中安排xx万元,县、区每年分别安排xx万元作为党建工作奖励资金,支持各社区创建“一社一品”特色党建品牌,对组织部门评估认定的社区党建品牌项目、党建工作先进社区给予奖励扶持。

  (三)加强督查考核。探索建立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并重的考核办法,把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细化党建项目具体指标,实行“党建项目领导包抓制”,把社区组织队伍、党建制度、成果创新等“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党建项目包抓领导要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经常性督查和面对面指导,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现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将社区党建的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位,确保见到成效。

  (四)抓好舆论宣传。坚持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力度,积极培育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先进社区党组织。深度挖掘社区党建中的亮点经验和特色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社区党建最新动态、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有效提升社区党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影响力,辐射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标定位、学赶先进,把党建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55490.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