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落花生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7 15:55:00 网站:文库114
篇一:落花生教学反思
  
  《落花生》 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作者 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教导处郭主任安排的片段教学时,我就选了这一课。我选这一课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学习第10到13自然段,也就是父亲对花生的评价部分。
  
  所谓片段教学就是摘出课文中的某一部分单独进行教学。我选择课文时,认为这一课前面的部分都是略写,也很好理解,可以直接来学习这一部分。正好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可是,在后来的课堂上,我就按照自己备好的课展开了教学。刚开始学弟10自然段,问题就出现了,我本来想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引到 第十个自然段 的教学。结果没想到,孩子们一直围绕花生的生长特点提出问题,如:“花生为什么长在地下?”“花生怎么不长在树上?”等。这样一来我费了好大的功夫也没有展开下面的学习,十五分钟的时间到了。
  
  课后,我就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就像郭主任所说,我选的这篇课文根本不适合进行片段教学。其实,另一个隐藏在深处的原因是:我忽略了孩子们的特点,我只是一方面认为他们都知道花生的生长特点,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在备课的同时,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更要有学生。
  
  篇二:落花生教学反思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我的课,给我以指导。
  
  下面我就这次课谈一谈我的教后体会。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一篇极富哲理的优秀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谈花生”来写,突出谈花生这部分内容。这是一篇老文章,其中父亲的话哲学意味很浓“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旧教材强调花生的朴实无华,藏而不露,打击石榴、苹果、桃子的高高在上及迷人色泽。而新教材的理解则更加富有人文性,更加丰富多彩。文中父亲在百忙之中能过来参加收获节,可见教育意图明显,文中姐弟对花生的评价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认识,父亲并没有刻意拔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是如此。
  
  备课时,我就在思索,我想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学会什么。语文学习不能脱离生活,思量以后我就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理解父亲的话,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在教学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父亲与我的对话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感悟,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下面我就把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实施情况说一说。
  
  (一)注重激趣,引领学习。
  
  在导课中,我设计的“回忆这篇文章围绕题目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的话。”这样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上堂课的内容,点明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接着我又说:“对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是许地山后,我接着说:“许叔叔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从课文的学习中解开这个秘密吧!”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我的目的还有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导航的目的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深入细致地读课文,有目的地读书,引领学生把握文章重点,学习重点。从课堂实施看效果还不错。
  
  (二)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极具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我在设计时,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抓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分角色读、默读、引读,每一次都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不是盲目地读书,例如:第一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根据阅读导航读书,我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第三部分内容,指名读父亲的第一次、第二次话和兄妹的回答,目的让学生知道花生在我们眼中有哪些好处,这其中做了一个句式练习,就是把我们三兄妹说的话合成一句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旨在告诉学生在作文中,生活中,同样的一句话,有很多种说法,在一句话中人称是不能重复的,让学生体味文章的语言。齐读父亲的话,让学生找出父亲说的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哪,接着让学生默读父亲的话,找出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在哪些地方不同的语句。这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学习不流于形式,让学生沉下心去学习。学生找到后利用课件出示对比图,使学生能从表面上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再让学生对比说出不同之处,加深了自己的见解,最后课件文字出示,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层层对比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抓住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不同之处,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评价去发现问题,反复读,教师范读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读中出现问题的地方,指导后让学生再读,最后分角色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落花生》这课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联系父亲说的话,“有用的人”指的哪种人,什么样的人,“伟大、体面的人指的哪种人?”这里唯一遗憾的是应强调“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不是说不可以做伟大体面的人,但只做就不好了。”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句话了。这在我设计课时是设计到的,但课上没讲,这是个遗憾之处。
  
  对于当今社会,你想做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桃子、石榴一样的人?我在课上设计了《实话实说》栏目,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的目的是不干预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独立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无论他想做何种人,只要他的理由是充分的。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学生课上说得非常精彩,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的学生说想做落花生一样的人,对社会默默奉献,有的同学说想做苹果、桃子、石榴一样的人,也讲究体面,敢于展示自己,也能对社会有贡献。()多数同学说要做花生、苹果、桃子、石榴两种结合的人,该展示自己时展示,该默默奉献时奉献。我真的为学生有这样的见解而感到高兴。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事例深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学生感悟到清洁工、教师、建筑工人、医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这一环节学生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
  
  课的结尾,我紧扣导课时提出的疑问“许地山为什么叫落华生这个笔名”出示了一段许地山说的话,这一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了本文的中心,让学生对书本以外的知识产生了想了解的欲望。这一环节以后,我还设计了本文的写作方法点拨,讲解“主次分明、借物喻理”之后进入“收获园”用“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让学生说出心里话,把语文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
  
  总之,通过这次上课,我又得到了一次锻炼,自身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上课我总是不大相信学生,这次讲课中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完全相信了学生,放手给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充分说,放胆说,这样的课给学生意犹为尽的感觉。
  
  这次课后我很认真地看过每位老师的听课反馈卡,对于向我提出建议部分更是看了好几遍,这里我向各位老师表示诚心的感谢。恳请各位老师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多给我帮助,让我有更大的提高。
  
  最后送给每位老师一句话:“六年影响一生”为了让孩子都有好的将来,让我们所有的教师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篇三:落花生教学反思
  
  《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叙事散文,也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本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部分内容。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既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又要求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议花生”这个部分,在学花生的品质时,学生质疑:课文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比较,是不是说它们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价值呢?这个问题也是我要重点讲解分析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 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其中有一个同学就讲得非常好:“老师,我觉得在这里只是把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的生长位置作了比较,目的是要突出花生的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而不是有意贬低这几样水果。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在深入学习时,还应重点放在理解爸爸说的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
  
  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我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由于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充分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医生、教师、军人”“警察叔叔”教师等工作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 初中体育教学反思
  • 《落花生》读后感500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落花生教学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173186.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