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
时间:2019-05-20 17:14:52 网站:文库114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顾振彪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求知。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当然,这是就广义来说的。第一篇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9,实际上讲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问题;第二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实际上讲的是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实验精神问题;第三篇课文包括两篇文章《不求甚解)与《谈读书),谈的是读书问题,但大致上都可以归在求知范围之内。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韧露端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创新精神,拥有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能不断创新,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学生来说,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人才,在四化建设中为祖国贡献力量。因此,创新,是一个时代的主题,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正是为了突出这个主题的。其实,关于求知的文章不少,有些还是传统课文,应该说文质兼美,但由于这些文章与创新这个主题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没有选。而像(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它突破过去人们早巳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观点,使人眼睛一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两篇文章以其观点新人选。
  
  关于读书的两篇文章都是老文章。《谈读书》又是外国的。但它们仍具有现实章义。尤其是《不求甚解)一文,它所谈的是既古老又新鲜的问题。过去,关于读书方法问题,儒遭两家就务说各的,从来投有统一过。前不久,《中国教育报,上还开展了关于读书方法的讨论。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怎样读书: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怎样开展阅读教学:都是天天要面对的问题。选这两篇文章作课文,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鲁迅的著名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传统课文。教师们教得很熟,社会上广泛流传,选作课文是很自然的。而且,在当前,这篇课文还很有现实意义。现在,一方面,有“中国的脊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丧失自信力的人也时时可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怎样保持民族自信力,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严峻问题。
  
  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说。这个单元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数据、图表,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井作出判断,大概不太困难。困难在于,区分观点与道理,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因为作为论据的道理有时不易分辨出来。即使分辨出来了,再判断道理与观点之间联系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这方面要另作指导。
  
  至于“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议沦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这个单元的课文有立论文,也有驳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是立论,《不求甚解》《中国失掉自信了吗》是驳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首先提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在分析这个点时,又表达了如下看法;认为正确答案不一个,容易止步不前;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会放弃探求,而是寻找第二种答案,”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这就自然引出”创造性思维“.在论述创造性思维时,又表述了”发展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的主张。在论述·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的问题时,引述了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在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时,表达”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的理解,这一系列新颖的观点,都给人以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开篇针对中国学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主部分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从而指出现代术的基础。然后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再从科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和中国学生的弱点方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代的期望。
  
  (谈读书》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首先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一开头提出三种不同读书目的,重点分析读书和才干的关系,而依次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进而归结读书目的。第二,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好于一般的书、粗糙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分析了读书、讨论、作文的不同作用,提倡们多读书、多讨沦和多作文。第三,论述读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以”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比并举例论证,再联系读书作具体论述,最后归纳结论。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文章从”不求甚解“否定之否定入题。接着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最后进一步强调能只求记住一些字句和“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引用列宁批评菁列汉诺夫的例子、诸葛亮的例子、宋儒陆象山的话,说明应该怎样读书。结论是;“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鲁迅从两个方面批驳对方论点。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这是直接驳斥。另一方画,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是间接批驳。矗后,文章从立场观点上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在整套课标教材中,这是惟一的一个议论文单元。能否达到课标上关于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要求,这个单元的教学是个关键。在教学中,希望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认真阅读课文。对于文学作品,强调整体感悟,进入艺术境界,多多品味与鉴赏,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对议论文,要多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就是说,在阅读中,要搞清文章内容,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捏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发挥独立思考能力,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议论文,分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似乎不算多余。
  
  第二,阅读议论文,需要介绍一点议论文知识。例如论点、论据、论证,立论、驳论等,但不需多,点到为止。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如果多了,加重了学生负担,就不好了。这些议论文常识,最好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不要采取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做法。
  
  第三,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去阅读议论文。这个单元议论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学生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学生阅读这些议论文,能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则能取得更好效果。也更便于学生独立思考,对课文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四,注意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能促进写。写也可以带动读。读了立论文、驳论文,不妨让学生也写一写立论文、驳论文。当然,写的议论文要比读的议论文简单得多,但有些规律性的东西是相通的。
  
  第五,学习汉论文,只读过五篇,是远远不够的。应指导学生在课外多多阅读议论文,包括杂文、随笔、小品等说理性文章。虽说枯燥一些,没有文学作品能引人人胜,但遭辑的威力同样是令人折服的。
  
  四
  
  关于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各地可以选用其中一部分内容。学习名人读书经验,举办关于读书问题的讨论,调查中学生读书情况等,应该是活动重点。
  
  至于活动步骤、评估等,与其他综合性学习相同。第五单元从”全豹“看”一斑“,由”一斑“引向”全豹“
  
  ——浅谈古代长篇小说片段教学张必锟中学语文课本里选人古代长篇小说片段,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类课文体制一般不大,而写人物往往限于表现其性格特征的某一侧面,故事几乎全是围绕着一件具体的事而逐步展开,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从整体看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因为有这些特点,再加上受课时的限制,教读这类课文除了要简略介绍原小说的梗概及交代故事来由而外,跟教读短篇小说并无显著的区别,简言之,即”就文论文“,课堂教学内容不超出文本的范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样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也能使学生受益。
  
  但是,用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却又并非尽善尽美。因为这类课文正是所谓”全豹之一斑“,有明显的示例作用,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小说原著的兴趣,以便此后通过自读去感知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养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如果仅仅停留在”就文论文“上,学生的收获就很有限了。自然,读厚著是一个长期目标。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决不应放弃这个方面的努力;更何况这个”一魔“跟”全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只要善于发现这种联系,即便不能使学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地,总也可以稍稍扩大他们的眼界,多少懂得一点阅读全书的门径。由此看来,教读这类课文,大致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好课文,即”就文论文“;第二步,在前者基础上向前延伸,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讨几个跟小说全局有关的问题。即从”一斑“引向”全豹“.
  
  下面我们将着重讨论怎样实现从”一魔“到”全豹“这一步,因为只有实现厂这一步,才能使学生受到古代长篇小说阅读的起步训练。
  
  俗语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实理从”一斑“到”全豹“,也有多种方式、多种办法,不受任何限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先从”全豹“来审视”一斑“,具体地说,就是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小说的全局(思想内容、情节结构、艺术特点等)来审视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深究其意义。下面试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说说审视中应当注意的几件事:
  
  注意人物活动的大背景。这指的是,不孤立地看待人物在此时此地的活动,而要把样的活动跟此人在他时他地的活动联系起来行分析。例如杨修在曹刘汉中之战的末期从间口号”鸡肋“看出曹操有遇兵意因而自作计,这显然是一种干犯军纪的行为,是他恃放旷的性格所使然。由此而招致杀身之祸毫足怪。这样看来,他的被杀实在是个性格剐。可是。如再联系他曾参与魏王继承人斗的事实来看,情形就不同了,因为这样的斗已将他置身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特别是曹植已经失势的条件下,他早晚难逃一死(植的另外两个谋士丁仪、丁广兄弟在杨修之被杀可为旁证)。由此看来,杨修显然是魏室内部斗争中的政治牺牲品。这正是杨修活的大背景,认识这个大背景,才能看出杨修杀这件事的实质。在’国时期,这样的斗争仅在曹魏政权中存在,在蜀汉和东吴也同样在,认识这一点。对学生此后阅读《三国义》自有裨益。
  
  注意人物性格的历史。这是说,不能只到人物的现在,也要看到他(她)的过去和后。只看现在,这是用静止的眼光观察人1不会看得深远;把过去、现在、今后全看了,才会有发展的眼光,能有所发现。例如菱这个人,如果只看她现在如痴如醉吟诗6(子,说不定也会像宝钗那样笑她”呆头呆的“,更难理解为什么她成了作者笔下警仙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惟一被披露谶语的女性。但是,如果再看看她过去十多在拐子家中以泪洗脸的生活和后来薛蟠及其妻室对她的凌辱状况。就一定会感到当前这些对于是她短促一生中难得的美好时光,仿佛一时阴霾消净,眼前一片晴明,正由于她的境遇这样的变化,她的美好资质——对前人诗作的捷悟、对诗境的执著追求,终于显露了出来可以断言,在贾府侍妾辈(即《金陵十二钗册》所收人物如平儿,尤二姐、宝蟾等)中的确是出乎其类、拔乎具萃的。《红楼梦》里许多人物都应当如上所述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观察(对其他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亦当如是),
  
  用小说中同类事物作比较。以同类事物比较,是鉴别事物好坏、高低的一种方法,以凸现事物的特质。例如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是一种掠夺财物的行为,但跟少华山朱武团伙、桃花山李忠团伙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晁、吴等人夺取的是大贪官的”不义之财“,而朱、李等人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这表明晁、吴等人有反抗官府的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到后来他们果真率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迎战官军。又如范进和张静斋,同是科学中的得意人,但一个老实,一个刁钻,经比较后也可以看得分明。
  
  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所谓从”全豹“审视”一斑“,就是把课文跟小说中其他有关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二者不可分离,如同看一粒棋子的作用离不开棋局一样。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审视中的大忌。
  
  再谈由”一斑“引向”全豹“.这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并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点。
  
  (1)从课文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探究的目标,不贪多而务求有得;
  
  (2)补充介绍有关的资料,必要时可指定学生课前阅读小说中有关的章节;
  
  (3)选定突破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一:《智取生辰纲》
  
  本文记述的是一场零星的小规模抢劫行动,晁盖、吴用等七人是临时集合在一起行事的,抢劫成功后又各自回家,看起来似乎并无深意,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大不然:首先,这次抢劫跟山野强人打家劫舍的行动截然不同,晁、吴等人都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反对酷吏贪官,只是夺取这些人手中的”不义之财“,并不为害一方,他们的行动具有明显的反贪性质。其次,抢劫的直接对象一个是权势煊赫的统治者当朝宰相蔡太师(受礼人),一个是一府之长的梁中书(送礼人),抢劫的后果不言而喻,没有超人的胆略,决不会贸然行事。最后,动手的时间和地点都选择得极佳,麻痹对方的手段又极高明,这些都显示了带头人晁盖、吴用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由此看来,这次行动虽谈不上起义,但至少表明晁、吴等人已具备了起义的条件,可算得起义的前奏——待到后来,在石碣村击败前来”捕盗“的官兵,随后又夺取了梁山泊的领导权,组织队伍迎战大批官军,这就顺理成章地揭开了起义的序幕。准此,我们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
  
  ”智取生辰纲“的深远意义。
  
  突破口是:”智取“的行动算得起义否?
  
  补充资料:①在介绍《水浒》梗概时略说梁山起义军发展的几个阶段:晁盖、吴用等初建根据地;扩编队伍,大战官军并消灭地主武装;临时性出击,攻城略地。②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及第二十回上半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例二:《香菱学诗》
  
  本文记薛蟠侍妾香菱学习写诗的经过,看似闲笔,其实也是有深意的。香菱是贾府侍妾辈中惟一喜爱诗歌的人,她文化底子很薄,却不仅学会了写诗,而且写出了好诗,这就证明了她有美好的资质。作者在给他的谶语中曾写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是以她的美好资质跟平生的不幸遭遇相比照,用以引发读者对她的深刻同情,怜其才而哀其生。更有甚者,人们还会因此而反思:如果不是她住到大观园里来,有众多姐妹关心她,指导并鼓励她,她的才能岂不永远埋没下去,不为人知?这又表明大观园是一个与外面黑暗世界形成强烈反差的光明天地。所有这些,都足以发人深思。准此,也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①香菱的美好资质及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②从香菱学诗有成看大观园中的人际关系。
  
  突破口是:①”……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试结合香菱的历史说说宝玉此话所蕴含的意思。②说说香菱《咏月》第三稿好在哪里。如果香菱不来大观园居住,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吗?
  
  补充资料:①学生自读应天府门子谈香菱身世一节内容(见《红楼梦》第四回);②教
  
  师转述”美香菱屈受贪夫棒“一节内容(见《红楼梦》第八十回)。
  
  必须指出,所谓从”一斑“引向”全豹“是个比喻的说法,意即从一个故事稍稍向外扩展,延及跟它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超出这个范围,讲得过多,也可能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
  
  最后,谈一点希望。
  
  从”一斑“到”全豹“,这是对学生进行长篇小说阅读起步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样的训练中,要坚决防止独重一头的倾向,更不可顾此失彼;”一斑“和”全豹“是辩证的统一体,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因此,我们教读课文,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不搞烦琐的分析;探究有关全局的问题,务求少而精,力避旁逸斜出,节外生枝,一定要使二者如同泉水流进江河一样,自然地融为一体。过去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多,依然缺乏经验,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就一定能创造出有益的经验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308574.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