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命运的忧思
时间:2019-05-22 08:50:22 网站:文库114
最近,一些西方学者大谈全球化中的同质化问题,好像任何国家要选择自己的现代化 道路皆不可能。这种本质主义化的“现代性模式”的说法,值得中国学界重视。事实上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对本质主义已经批判很多,而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明显的欧洲中 心主义立场的质疑,使得今天在多元时代坚持那种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变得颇不合时宜。 但是,世界就是这么复杂,还是有人要抱持一种本质主义立场——不允许除了西方现代 性之外的任何其他国家的现代性,包括东亚现代性和中……
  一、全球化问题中的中国文化命运
  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全球殖民化的过程,而且这是一个任何国家、民族、个人 都逃脱不了的怪圈。按照这种说法,整个世界在全球化中会毫无例外地被整合到一个西 方式的环境中去。这样一来,英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推广开来,《圣经》中的“ 巴比伦塔”将重新建立,这个塔的语言地基就是英语。如果这种巨型想象成立的话,本 质化的说法就有了现实的根基:于是,未来的世界只有一门语言,那就是英语;只有一 种文化,那就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只成为一种特例而存在。这将会对不同区域的并抱 持本土文化精神的学者造成重大的文化内伤——在面临全球化的时候会表现出一种焦虑 ,产生一种文化全球化的假象。这是需要审慎质疑的重大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性与西 方中心模式的差异是明显的,它也可能不同于日本、韩国、东南亚,或者中东、印度的 现代性。那种认为多种多样的现代性是不可能的,而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 美模式的现代性的看法,所隐含的文化霸权问题绝非可以轻轻放过的。这是否意味着没 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逃离这个普遍的市场秩序的殖民化一元世界?这个世界的多元选 择的历史走向真的就此结束了?现代性“幽灵”究竟成为了这个一元世界的“撒旦”还 是“上帝”?而且我想追问的是:发现东方和阐释中国的主体究竟是谁?是老外是新老汉 学家还是盲人瞎马的技术官僚?中国现代性是否是西方现代性的复制?中国新世纪是否只 有被经济文化殖民才能放逐本土性融入全球性?
  西方有人如此看,那么东方学者又是如何看的呢?据我所知,一个日本著名考古学家, 近些年来在地上不断地埋文物,又不断地挖掘出来。他想告诉人们的无非是日本文化没 有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有学者也质疑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认为中 国的造纸术比韩国要晚,活字印刷是韩国发明的。史料表明,活字印刷在很早的时候就 遭到了置疑,西方有人认为是德国一位学者古登堡(Gutenberg)在公元1450年发明的。 但事实却是:活字印刷是中国的毕@①在很早——公元1041年就发明了,如果根据发明 成熟期以前的半成熟期的时间,可以说中国活字印刷的时间更早。起码比这个德国人要 早400多年。问题在于,当中国人面临全球化,不少人只重视经济而认为文化不重要的 时候,恰好西方人和东方人都在算文化账,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看。
  全球化不是一个全球同质化和殖民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全球单一化的过程,而是一 个逐渐尊重差异的过程。我曾经说过,文化可分为几个不同层面:其一,科技一体化, 可以百分之百地“拿来”,所以我们不需要去重新创造磁悬浮列车,不需要自己创造电 灯,“拿”过来就可以用。就像西方用我们的火药和指南针一样。其二,制度的并轨化 ,只有百分之九十相同,差异出现了,比如人权问题,中国和西方就有差异。其三,思 想的对话化,我们都知道有中国哲学、希腊哲学、英国哲学,但没听说过有中国化学、 德国化学和美国化学,自然科学是相通的,而人文学科则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最后,信 仰的冲突化,齐泽克不同意亨廷顿的观点,认为“文明的冲突”不是在不同的文明之间 ,而是同一种文明内部的冲突。因而,全球化是一种在科技和制度方面趋同化而在人文 学科方面逐渐走向差异化的过程,而不可能文化宗教全球同一化。
  但问题在于,今天中国文化形态整体性地“失语”了。中国有很多优美的东西,但由 于没有在世界的话语圈中争得合法地位而变得失语。这种失语使得中国学术的言述方式 、思维方式和制度方式失了合法性。今天我们读经、史、子、集,没有一个人认为这就 是左右我们意识形态的“经”;读“史”,充其量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中可以看 到中国历史的悠久,但是看不到对整个世界进程的实质性影响;读“子”,有学者甚至 认为这是中国的阴谋术之最,而不认为是一种智慧(这当然是虚无主义);读“集”,集 部在艺术氛围中凝聚情感,但集部又是在形式完美中缺乏思想的力量,缺乏穿透性的世 界性魅力。当我们的言谈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时候,我们的背后还有什么思想批判的 力量呢?
  二、全球化不是“西化”而曾经是“东化”
  中国的言述方式是相当独特的,中国是美文的天下,从《春秋》开始,我们的文字表 达极为典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本质上是一篇哲学论文。但是今天有谁敢以钱锺书 的《管锥篇》这种方式做学位论文呢?学者的每篇文章都按照西方的学术惯例和学术基 本形式去构成并左右我们的思想,所以今天论文不美、文章不美。王国维《人间词话》 的写作仅仅成为一种论文专著的补充方式,而《管锥篇》是钱锺书留给20世纪人们美文 思考的最后惊鸿一瞥。
  不仅如此,我们的思想文化“关键词”也已被完全取代了,中国式的天、地、道、文 、情境已经被结构、生成、转换、转型、话语所取代。如果西方话语进一步拓展,那么 ,中国的所有传统叙事方式都只能是对多元话语的补充,所谓情景交融式的美文将变成 严格论文说教式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可不可以用东方方式来说我们的话 语?中国话语在全球化中是不是已经不再合法?中国历经千年的言说方式是否成为了今后 一种“世纪的回音”?
  我不认为全球化等于西化,西化也不等于美国化,美国化更不是等于基督教化。现代 性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是在神位颠倒之后“人的觉醒”时出现的,算起来也仅仅 只有500年。中国战败于1840年,也就是说距今只有160年。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是,50 0年现代化前面340年中国在干什么?前面340年中国是否是远远落在世界水平的后面?那 种浸透骨髓的民族悲观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是否真的那么理直气壮?
  在我看来,恰好是前面三百年是中国文化“东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现代化或者 全球化初期时,全球不是“西化”,而是“东化”。中国文化在现代性初期很长时间内 ,对整个西方文化具有滋养作用,这种滋养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这样说,欧洲文明 的来源是东方——古希腊人继承了埃及、巴比伦和东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成功地使他们 达到了奴隶社会的高峰。同时,西方也吸收了很多中国文明的滋养,比如说在我所看到 的一些欧洲人写的关于东方文化的书中,可以注意到如孟德斯鸠、伏尔泰、莱布尼兹这 样的大思想家对中国文化都做了诸多吸收,甚至有一些传教士,把中国渲染得可以说是 美仑美奂。马可·波罗曾经到中国的杭州,他所看到的景色就像今天的中国人到了纽约 、东京、巴黎一样,也就是说五百年前的前三百年,中国的文明在很多方面对西方是种 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恰好是160年的失败,使得我们今天的中

国人认为全球化就是西 化,似乎中国从来就是战败,而且学会了将所有旧账算在传统上,进而全面抗拒我们的 传统,却从来没有审理过自己。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审呢?应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应 该重新认识审父、审己、审他人(西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拿来已有一个世纪了,今天我提出要“发现东方”。西方也曾提出要“发现中国 ”,但是他们发现东方的是实用文化。文化有三个层面:一个是思想文化,一个是艺术 文化,一个是实用文化。他们看到东方的是杂技,看到东方的是瓷器,看到东方的是武 术,看到东方的是鼻烟壶、景泰蓝等等都是器物一类的东西。但像经、史、子、集、二 十五史有谁完全翻译过去?西方有谁真正在进行研究中国思想文化问题?除了一些汉学家 以外(汉学在西方已处于边缘)。就艺术文化层面而言,我们的琴棋书画已经成了对外交 流的中介,但是在很多方面还被日本挡在后面:琴,在日本;棋,在日本;柔道,在日 本;书法,在日本;还有很多艺术文化的现代转换方面,日本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在 西方人眼里,中国已经成了躺在传统曾经的辉煌、今天落后而且未来未可知的一个国度 。中国被日本的文化现代化挡在了后面,日本反而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面对这一严峻境况,20世纪的中国思想应从文化“拿来主义”转到文化“输出主义” 。我让博士生做了一个调查,在海外他们到了主要大学的图书馆,查了中国20世纪翻译 出去的专著有多少本?结果是不到一百本。其中有一部分博士论文是用英文写的,但是 没有出版。而在国内我也做了一个调查,20世纪翻译西方包括其他国家的书将近十万册 。我还可以提供一组数据,1894年中国败给日本之前,日本每年翻译中国的书籍70本, 而战败后,从1894年到1911年,16年间只翻译了3本,还是明代的数学书。这意味着, 中国一旦战败后,审视中国的眼光彻底变了!当代中国人能超越这种落后挨打的意识吗? 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中国文化是否可以输出?中国文化是否永远是处于劣势?中国文化是否 永远是西方中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只能是本质主义地

[1][2]下一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命运的忧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21693.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