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学先进典型 树先锋形象:要不忘初心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时间:2019-07-31 07:46:15 网站:文库114

学先进典型 树先锋形象:要不忘初心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中国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全国优秀教师,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原副校长……信仰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他,就是“红色理论家”郑德荣。

  一生信“马”传“马”终不倦

  1926年,郑德荣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他从国统区投奔解放区,在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短训班学习时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被深深吸引。1952年从东北师大毕业留校后,从事党史研究教学,从此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结缘,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

  郑德荣与人合著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创立概论体系的教材,印刷13次发行100多万册,至今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东北师范大学于1981年成立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是全国高校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机构之一。他多次被中宣部、中共党史研究室约请为专家评审组专家,应邀到多个省市、多所大学、多个系统讲理论、讲党史,充分践行了党史专业“资政育人”的社会使命。

  郑德荣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博士生清晰地记得,他上的第一堂,不是讲学术,而是讲做人。他告诫学生,作为党史工作者,永远要站在党的立场上,“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

  作为党史研究的大家,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以权威压人。郑德荣的学生,上至“50后”下至“90后”;他宣讲的对象,既有党的高级领导也有普通群众,他总能因人而异,深入浅出,让人入脑入心。很多学生表示,就是因为听了郑德荣的课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产生了兴趣。

  郑德荣60岁时曾立下“宏愿”,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培养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85岁那年,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岁的郑德荣立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2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生命与信仰融一体

  郑德荣保持着党史工作者应有的尊崇态度,也保持着学者的批判精神,对党内的“四风问题”他忧心忡忡,对自己则严格要求。郑老当副校长那会儿,儿媳凭自己的能力考到东北师大财务处工作,他听说后坚决不让去。之后,他找儿媳谈话说,你工作的事,我心存内疚,但是我在领导岗位上,难免让人感觉是以权谋私,希望你理解,在组织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必须考虑大局。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郑德荣饱受结肠癌的折磨。可他从未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二天一早,他就给东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延打了个电话:“建议学校尽快安排宣讲,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讲清楚。我也要去讲。”

  今年4月,已经癌症扩散的郑德荣再次住院。他的右肺和三分之一的左肺已经停止了工作。即便这样,他依旧没有停止思考。5月1日,他的博士生胡范坤来医院看他时带来的还是他的文章。胡范坤给他读了两个小时。他拔掉氧气管,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几个字:“要分段,要有条理。”这是他最后一条工作意见。而他生前最后一句完整的话,竟是在一个深夜,醒来的时候对守护他的女儿说:“转达给我的学生们,要不忘初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作为我们党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用一生践行自己的信仰:从1948年投奔解放区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积极深入研究宣传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治学有道、卓识远见,他开创了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的先河;实事求是、臻于至善,他勇于指出我们党曾经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偏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进入的误区;与时俱进、奋斗不止,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惦念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毛丰美:实干 成就大梨树人的梦想

  中共中央组织部2016年决定,追授毛丰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毛丰美,男,满族,1949年5月出生,辽宁省凤城市人,197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至1992年先后担任凤城市大梨树大队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1992年至2014年担任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实业公司总经理。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9月26日因病去世,终年65岁。

  毛丰美同志是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毛丰美坚信“党的政策里就有好日子”,把党和政府强农惠民的好政策变成了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他带领大梨树村党员群众发扬“干”字精神,开荒山、种果树、搞乡村旅游,进城开旅店、建市场、办企业,走出一条农、工、商、贸、旅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使大梨树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毛丰美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上,事事想着群众,赢得群众真心拥护。谁家遇到困难,他都是及时伸出援手。凡是找他解决问题的群众,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地的,他都管到底,“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毛丰美淡泊名利、严以律己,村里过往数亿元资金从未经手过一笔,父母去世、儿女嫁娶没收过村民一份礼,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牢记宗旨、为民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毛丰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央组织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向毛丰美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学习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增福祉,心甘情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学习他甘于奉献、严格自律的高尚情操,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守纪律、懂规矩、讲诚信,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毛丰美同志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弘扬担当精神,锐意开拓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申传兴:我不是传奇,我只是个共产党员

  这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人,头发斑白,背有些驼。瘦削的脸庞上,双眼有神,鼻梁高挺,声音洪亮。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多人不会相信,一位87岁的老人讲党课一讲就是2个小时。从76岁起,这位老人已经在社区、部队、学校、机关等地义务宣讲理论480多场,编写讲义120余万字,制作3000余张学习宣传卡片。

  这位耄耋老人的传奇之处还在于,担任所在小区管委会主任15年的时间里,他用“啃硬骨头”的精神,为这个老旧小区解决了“房屋漏雨、暖气不热、环境脏乱差”等15个难题,将“问题小区”改造成了当地“文明样板小区”。

  在小区,他说的话居民喜欢听,他讲的理百姓愿意信。很多人开始聚集在他的周围,像他一样义务为小区服务,乐于帮助他人。私营业主、保安、下岗工人开始向他递交入党申请书,希望做像他一样的共产党员。

  这位老人名叫申传兴,是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离休干部,标牌小区党支部书记兼管委会主任。老人狭窄的两居室家里,堆满了书籍、报纸和各种学习资料,陷入沉思的他,更多讲的不是荣誉,而是一生中的“共产党员老师”。

  关老师:“共产党就是给百姓办事的”

  3月初,江城丹东。

  走进一家上世纪80年代建的小区,鸭绿江边吹来的寒风,裹挟着树梢细碎的雪花,在脸颊上刀割般舞蹈。

  “搭把手,这块冰马上就出来了!”一位老人脱下黑色厚棉袄,穿着褐色的手工织毛背心,用粗糙的手背,抹了一把额头的薄汗。一条腿半曲而立,一只脚踩在铁锹边缘,用力一踹,一块雪块被铲了起来,扬起一个低微的弧度,落到一旁的树下。

  他就是申传兴,一位87岁的热心老头。

  小区居民已习惯了这个为小区服务不知疲倦的身影。而这身影的背后,是老人一生难以忘怀的71年前他接触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关老师。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当时的申传兴通过考学,来到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第一联合中学读书。学校新换了校长,一位身穿灰色粗布军装、40多岁的八路军男干部,代替了原来手持“文明棍”、向日本人点头哈腰的伪满校长。来学校第一天,新校长召开了全体师生大会,告诉大家“以后就叫我关老师,不要叫校长。”语罢,指着身边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说:“就叫他小王老师。”

  在申传兴的记忆中,关老师没有一点架子,经常和学生一起打篮球,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中午吃饭时,关老师捧着大粗瓷碗,坐在学生中间,抓着大饼子就咸菜,吃得喷香。”

  让申传兴印象最深的是,全校师生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关老师的心里。每次碰见学生,关老师总会热络地问:“最近学习咋样?家里有啥困难没?”哪怕学生们有一点小事或困难,关老师都会立刻解决,不知疲倦。为此很多学生不好意思,他憨厚地笑着说:“这点事不算啥!”

  后来申传兴才知道,这位关老师是统管5个县的地区专员,“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小王老师是关老师的警卫员。“共产党就是给老百姓做主,给老百姓办事的!”关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影响了申传兴一生。

  1987年从丹东市煤炭运输公司经理岗位离休后,申传兴婉拒了老朋友“矿厂高薪顾问”的邀请,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区管起“闲事”。1993年,申传兴搬到了现在居住的标牌小区,从此开启了自己忙碌的晚年。

  标牌小区是老旧小区,先后发生多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居民经常结对上访,是丹东市出名的“脏乱小区”。为了改变小区现状,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申传兴在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和小区管委会。上任之初,他带着3位社区党支部委员,一星期走访了103户居民,归纳出“房子漏雨、暖气不热、环境脏乱差”等15个生活难题。

  “申老‘认死理’,为了给群众解决困难,宁可把自己鞋底磨漏,嘴皮子磨薄。”头道桥街道党委书记范文涛还记得,为了给居民解决房子漏雨问题,申传兴一周跑四五次物业、房产部门。有一次去物业的路上,天突然下起大雨,看到浑身湿透的老人,物业负责人感动地说:“您别再来了,我们一定把事情办好。”

  450户居民、154层楼道窗扇玻璃、15875块彩砖……每一个和居民相关的数据,申传兴都了然于心。他总说,不能小看百姓的生活小困难,办好这些小事,群众就会信任党、拥护党。

  申传兴带领小区党支部利用9年时间,把小区居民的15个生活难题全部解决,为小区建设争取资金153万元,“跑”来了150平方米的花坛、25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改造了23个下水井,在小区栽种了23棵路树,小区居民楼墙体外表被粉刷一新,供暖得到大幅度改善。

  孟所长:“遇到困难和危险,共产党员得冲在第一线”

  1949年7月,申传兴高中毕业,考上辽北省税务局,被分配到昌北县古榆树镇(现辽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税务所当业务管理员。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位“共产党员老师”——他的顶头上司、税务所所长孟宪德。

  冬天一身黑色粗布大棉袄,夏天一身对襟系扣的白汗衫。一米七个头,身材结实的孟宪德,通辽附近的庄稼汉出身,当过地区农会主席。

  “遇到困难和危险,共产党员得冲在第一线,保护老百姓。”孟宪德通过自己的言行,在申传兴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古榆树镇位于辽宁省北端,常有野兽出没,当时还有不少土匪趁火打劫。申传兴记得,当时税务所没有车,税款都是裹在布包里,靠人翻山护送,连夜走40里山路,清晨赶到火车站。所里7个人,每次护送税款都是孟所长亲自带队,背着钱带着枪走在最前面。“我是领导,就不能把困难和危险推给群众。”

  67年之后,申传兴依然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句“共产党的干部真行!”严谨、认真、知难而上,这些品质通过孟宪德的言传身教,使申传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遵行了一生。

  申传兴为居民跑腿办事,有自己的“法宝”:“一本册子两本账”。

  “一本册子”是“书记五百行”的民情纪实册,作为小区支部书记,申传兴要求自己“进百家门、熟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册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社区每家的情况;“两本账”一本是小区“孤、残、病”困难账,另一本是“急、难、愁”问题账。

  住在标牌小区的董洁、贺昭君夫妇,都不同程度患有肢体残疾,无法外出工作。申传兴帮两人打申请报告,疏通城管、物业等多个部门,在小区门口特设了个水果摊,让他们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2004年夏天,贺昭君家里厕所出故障冒臭水,夫妇俩无力疏通,情急之下给申传兴打了电话。正在吃饭的申传兴撂下饭碗就跑了过来,卷起衣袖,顶着恶臭,抓起工具就干了起来。

  “有申老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他是我们的‘主心骨’。”这是小区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感动丹东十大人物”、“丹东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辽宁省关工委五好标兵”、“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申传兴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厚厚的一摞证书和一排奖杯,却被放在家里不起眼的地方。荣誉的背后,是一个老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倾心为民的感人情怀。

  赵书记:“党员要坚持终生过好誓词生活”

  在辽北省税务局工作时期,申传兴收获的不仅是孟所长的教诲,还有“入党”的萌动。工作期间,申传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担任辽北省税务局团支部书记。

  1951年7月1日,申传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随着东北9省合并、单位重组,申传兴十几年来受组织指派,辗转多个单位,先后搬了二十多次家,入党这件事,就此耽搁下来。

  他向党组织靠拢的步伐,却并未停止。

  1987年,申传兴从丹东市煤炭工业局离休。局党委书记赵哲一番话,改变了申传兴离休后的生活。赵哲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领导,申传兴最愿意听他讲党的理论,循循善诱、栩栩如生,有理论有高度。

  “离休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想过入党?”赵书记的一句话勾起了珍藏在申传兴心底一生的愿望!1990年6月4日,申传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时,赵书记的话至今还萦绕在他的耳边:“党员要坚持终生过好誓词生活。每当你遇到事情时,对照誓词就会找到答案,做到终生听党话,一辈子跟党走。”

  26年后,申传兴没有辜负老书记的嘱托,成为标牌小区居民心中的“红色男神”,成为飘扬在小区的一面鲜艳旗帜,越来越多的群众团聚在他周围,愿意成为像他一样的共产党人。

  2005年冬天,申传兴担任小区党员学习中心户户长,把自己家做学习活动室。没有学习资料,就自己编写,需要印发,就自掏腰包打印复印。每逢党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他都第一时间把精神要点梳理出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成小活页,在党员和群众中传播。

  在小区党员活动室,《党员天地》、《社区新风》等五种小报、《创先争优》等100期学习专页、《党员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卡》等3000余张学习宣传卡片整齐有序摆放着,“有了这些,党员群众学习方便多了。”申传兴指着一堆堆学习资料说。

  为了做好自身学习和理论宣讲工作,申传兴自掏腰包订阅10多种报刊,每天凌晨3点起床看书看报、写材料;晚间从6点开始,看中央、辽宁、丹东的电视新闻。为了使理论宣讲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突出前瞻性和时效性,申传兴结合多年经验独创“五步宣讲法”。

  2012年1月4日,申传兴因小肠疝气手术住院,坚持让家人把学习材料送到病床前。2月12日出院后,他直接来到街道办事处,汇报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体会和将要宣讲的内容。

  在术后康复阶段,申传兴几乎每个小时都需要去一次厕所。为了不打断讲课节奏和效果,申传兴让儿子帮忙买了一大包尿不湿,每次上课前换上一片。就是这样,他硬是穿了半个月的尿不湿。

  2002年起的每年七一,申传兴都会组织小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听一堂他讲的誓词讲解课,提醒大家不忘党员标准、誓词生活。

  在申传兴的带动下,小区还组建了党员志愿者队伍,与困难家庭结成“连心户”,帮助解决生活、就业困难;彩砖维修站、路灯维修岗、下水维修岗、花园侍养岗等十个奉献岗位都有党员在值守;环境巡视队、文明劝导队、治安巡逻队等,更有党员群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申传兴的影响下,振兴区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员:二街社区电子玩具小区党支部书记于家信,自费订阅党报,天天更换阅报栏内容;三街社区大院小区党支部书记王树仁,在自己家中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提高党员素质;沿江社区党员卢铜善,与小区党员一起创办了楼道文化。

  在28岁的孙美丽看来,申传兴不仅是亲切的爷爷,更是自己思想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2007年,出身农村的孙美丽大学毕业后,到标牌小区租房办家教服务中心。因为孩子吵闹,居民意见很大,眼看要办不下去了,申传兴知道后一边做居民工作,一边为孙美丽想办法,一趟趟跑手续、跑场所,让这个外乡姑娘感受到了温暖,申传兴写给她的“逆境中找自信”字条,更给她无穷的力量。

  如今,孙美丽的“小作坊”辅导班,成长为连锁品牌的“三点半辅导学校”,吸纳了7名大学生就业。她郑重地向申传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辅导学校也发展了三名党员,成立了党支部。

  “离休不离党,学习不断档。为民再上岗,奉献写人生。”这四句话,申传兴一直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翻开这本厚厚笔记,从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中,可以看到他的内心独白: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是爱党忠诚一辈子,为民服务一辈子,勤学补钙一辈子,奉献淡泊名利一辈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先进典型 树先锋形象:要不忘初心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26493.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