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0-04-22 17:17:12 网站:文库114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几乎清零的阶段,读完了《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这本书。

像是纪录片,阅读过程是紧张的,不仅感慨于病毒的强大与人类的渺小,也佩服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勇敢抵抗。阅读结束,我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更加清晰,但也越发恐惧,这种恐惧不是懦弱胆小,而是“源自知识,是基于理性的深切尊重”,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还记得某位书友留的一句评论:“不懂医的人觉得屎尿最脏,学医的人才知道,其实血最脏。”未知的往往也最致命。

在生物学上,不存在百分之百肯定的事情,一切都那么复杂,一切都千头万绪,每当你以为自己搞懂了什么,剥开一层障翳,却发现底下还有更深一层的复杂结构。大自然和简单没什么关系。

于是,这些复杂,作为人命的黑板擦,给了人类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二十四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病毒进入网络后,一日之间就能来到飞机抵达的任何城市:巴黎、东京、纽约、洛杉矶。夏尔·莫内带着他体内的那种生物进入了这个网络。”莫内最终还是被马尔堡病毒化为血泥。

凡事都有对立面,网络线路、交通线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最迅速的方式,细思极恐。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封城举措,就是为了切段这个网络,于是获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病毒从来不会真的消失,只会躲藏起来,马尔堡病毒还在储存宿主——非洲的某些动物或昆虫身上繁衍生息。”病毒,就像猎食者。猎食者的特征之一就是会无声无息地潜行,有时候会埋伏很长时间,而后突然暴起袭击,新冠病毒大概亦是如此,我们不能松懈,唯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免于报复。

我们不得不对大自然怀着敬畏之心,不管是书中提到的几种病毒,还是当下的新冠病毒,都是自然生物圈遭到破坏的结果,弱肉强食,一直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可却总说不清谁是霸主,人类吗?并不。病毒吗?也说不定。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

书中的最后一段话是:我猜艾滋病恐怕不是大自然展现出的最强力量。人类能不能在高危病毒的威胁下维持五十亿人口,这个问题谁都没法回答。无法回答。答案隐藏在热带生态系统的迷宫之中。艾滋病是雨林的爆发,但还只是开始。

我承认我怕极了这个“开始”,也亲身见证了病毒带给人类的伤害。截止今天(北京时间20日3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7.4万例,死亡已超4万例。就人类命运学而言,这是一场恐怖的危机,可就在昨天,依旧能看到美国总统将锅甩给中国的现象。病情与政之间的博弈,原来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着,例如,在1967年夏天,马尔堡病毒在欧洲肆虐的那个时候。

我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大家都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谐共处,不仅是跨越物种之间,也包括同类。病毒也许不会消失,但别让它轻易找到宿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39166.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