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设计的实践研究及实践途径范文
时间:2022-04-19 15:09:56 网站:文库114

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设计的实践研究及实践途径范文

  一、工匠精神融入设计师理念的必要性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国内热门话题。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关中国制造的转型探讨常常拘泥于“基本功能的满足”,而设计市场面对的消费需求多是“流水线式”的需求,因而设计“供给侧”也就安于现状无法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如今的设计市场“供给侧”无法跟上社会上快速升级的“需求侧”。现代设计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将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理念中,并将这种高层次的设计理念与高品质追求通过设计作品传递给受众。以此为基础,更多优质的中国智造将推动国内设计市场逐步走向高端。而与之相矛盾的是,传统工匠精神正在逐步遗失,部分设计从业者无法专心致志地进行设计,精益求精更加困难。在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设计专业作为为设计市场输送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是技工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新形势下必须研究并解决的课题。

  二、工匠精神培育在技工院校设计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一)技工院校学生自身的短板给工匠精神的普及带来障碍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技工院校设计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与一般大学生比,起点较低,思维比较固化,并没有比较清晰而明确的职业规划,通过专业学习后也多局限在“操作工”层次,擅于内容创意的少之又少,且在模仿、跟风的大环境中难以静心创作,更不用谈在学习中自觉深耕工匠精神。这种情况使技工院校现有师资缺乏开放性教学与理念创新经验,教师不擅长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也无从谈起。

  (二)技工院校设计教育过于强调技术与功能

  在目前快节奏、工业化的社会中,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优秀技艺逐渐消弭,使当下技工院校的教育过于强调技术培训,忽略了学生对传统匠人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学生耐心、专注等精神的培养。技工院校设计教育强调“技术理性,功能至上”,这造成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趋同近似,忽视了对学生原创精神与文脉传承的培育。设计教育应首先根植于本土文化内核,再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此才能够建成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中国当代设计教育。

  (三)现代设计教育被西方文化过度影响

  在西方文化强势侵入的背景下,本该在我国设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存在缺失,而作为本土文化中重中之重的工匠精神也必然日渐式微。综上,要在技工院校设计教育中探索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案,技工院校应充分挖掘设计专业未被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并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进行创新,形成兼具本土工匠精神特色和现代特质的设计教育。

  三、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设计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总体框架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技工院校设计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完善工匠精神培育方案。技工院校设计专业要重提工匠精神,深挖技工院校设计教育内涵,以工匠精神为守则,以高质量满足设计市场需求为导向,让品质和创新成为设计教育和从业者的代名词。

  (一)工匠精神价值观体系的形成

  工匠精神的内涵便要求设计师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不能触碰红线。因此,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在技工院校设计教育中不可或缺。

  (二)成熟的技能型工匠精神培育

  在工匠精神价值观体系形成的基础上,技工院校设计专业要逐步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例如,将分散于各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训板块分离出来,再将其整合成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实训项目;充分发挥实习岗位的作用,通过项目实践整合与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让工匠精神在学生钻研与实践的过程形成、发展。

  (三)以开放型工匠精神为发展趋势

  设计师应立足当下,结合现有的知识结构使工匠精神延展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内涵。一方面,设计教育要打破不同领域间的壁垒,不局限在专业认知内,各领域要相互借鉴学习,形成设计技能与作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突破固化不变的教育模式,告别“套路化”,促进学科成果交互,在设计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关门造车”断不可取。

  四、将工匠精神融入设计教育的实践途径与目的

  (一)具体研究方法

  技工院校设计专业要使学生从“工匠”逐渐转变为“艺匠”甚至“哲匠”,要以本土特色为基础,建设“技”“艺”“道”的培育路径。第一,路径之“技”,即技术先导与实践锤炼。在设计教育领域,“技艺”是技工院校的基础教学,也是整个设计教育的根基。基础不牢,整个设计教育将无法落实。要发展“技”,就不能缺少环境因素:一是创造条件,形成实战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职业认同感;二是稳定师生“教”“学”关系,让学生“受教”,一以贯之。理论要付诸实践。技工院校可以在校内开设不同设计方向的实训室,学生可以根据擅长或感兴趣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设计实训室,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根据项目任务完成相应的知识学习与考核评估。学校可以承接相应的商业项目,组织不同的设计队伍,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企业提出的设计要求,通过一系列商业性质的设计训练,提高技能,增强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第二,路径之“艺”,即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艺”源于“技”,被视为“技”之提升。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工匠精神赖以发展的基础。设计教育工作者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当下社会环境,教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我国技工院校设计教育应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他国优秀文化资源,因地制宜,走出符合我国设计特点的教育之路。技工院校可以在教学中融合本土文化;科学设置实验方案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变现”设计创意;创建与美国ETSY网站类似的校内设计平台,接受私人定制设计方式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不囿于技术学习,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内涵和个人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最终成为大国工匠。第三,路径之“道”,即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技工院校可以通过实践教育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深谙传承、创新与设计之道,以正确的设计价值观践行职业道德;强化学生技能成才的坚定信念,使其在练就技艺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发展、新创造,将“工匠精神”提升为“哲匠精神”。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养成坚韧钻研的信念;邀请名家授课,日常组织观赏《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留住手艺》等优秀影视作品,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尊崇感;在设计专业每年评比“哲匠奖”,让学生树立相应的价值观念,让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二)本研究实践下技工院校设计专业要达到的效果

  第一,引导技工院校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前瞻性的眼光进行自我管理和提升,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内心形成精神守则,并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对完美的渴望和近乎严苛的标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从被动的专业型人才转变为主动的创造型人才,在各个领域形成交互思维创新能力;由传统模式下的工匠精神转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现代工匠精神,将“匠心独运”融入设计思维。第三,技工院校设计专业教育理念要从培养“完成操作”的技术员向“创意引领”的设计师转变,满足市场的高层次需求,为构建强大的国内市场贡献力量。

  五、结语

  本课题旨在开创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设计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积极拓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实现多元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项目融合,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技工教育的变革发展非一时之功,相关人员要以技工院校为基础,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具备新工匠精神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wWw.Wk114.Cn 转载请注明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设计的实践研究及实践途径范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82742.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