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优选推荐10篇)
时间:2023-02-01 09:35:18 网站:文库114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优选推荐10篇)》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感动中国度人物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始终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获得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你看了之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

2002—2022《感动中国》陪你走过了20年,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

请记住这些,平凡却闪亮的名字。他们是故事的主人公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但他们用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世间最美家庭的模样。他们用辛勤的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甩掉了贫困帽子,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张顺东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他6岁放羊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右手,双脚重伤。19岁那年,他认识了邻村的姑娘李国秀。

1993年,张顺东、李国秀喜结连理。

庄稼人,有耕种才能有饭吃。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们有能力、有决心面对以后的生活吗?

张顺东:生活不是说等出来的,是靠干出来的,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

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李国秀说,别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们的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

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原本仅够填饱肚子的生活,越来越捉襟见肘。

每天天不亮,村里人还在睡梦中,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就开始忙碌了。想让日子好一点,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国秀练出了绣花的本领贴补家用,他们养殖的鸡鸭猪仔也越来越多。

张顺东:勤劳奋斗去干活,是一个丈夫应该去做的,更是一个父亲应该去做的。

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师范大学。但同时,张顺东原本受伤的两只脚因为过度劳累而溃烂,不得不先后截肢。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击。

截肢后的张顺东没有倒下,装上假肢继续耕作于田间地头。夫妻二人更加珍爱对方,你就是我的手,我就是你的脚。

坚强,自信,乐观的张顺东、李国秀,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亲相爱。

李国秀:我觉得人再苦再难,不能没有希望。

在乌龙镇,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只要有需要,村民们都会来搭把手,国家又给报销了两万多元医药费。2017年,在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家里盖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张顺东家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脱贫户。

张顺东:汗水不是白流的,总有收获。

如今,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宝宝,四世同堂,尽享天伦。对张顺东、李国秀而言,因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感动中国》颁奖辞

山对山来崖对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顺风顺水出山来。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张家大哥看上她。

没脚走出致富路,

无手绣出幸福花。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

吴天一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根祖国艰苦边远地区,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上万名藏族群众。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80多岁高龄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

“吴天一院士是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到现在60多年,一直工作在青藏高原,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李晓东介绍,20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院士和他的妻子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建设大军来到青海,吴天一院士发现这些建设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不适症,特别是心慌、头疼、胸闷等高原反应,痛苦不堪,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作为一名医生的他,当时下了一个决心,要攻克高原病,守护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的生涯中,不畏艰险、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使吴天一院士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李晓东深情回忆。

扎根在青藏高原投身高原医学研究,除了坚定和坚守之外,李晓东认为,正是因为吴天一院士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报国的理想,求实进取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品格。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报答祖国,用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昂扬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诠释了一名医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副院长王晋是吴天一院士的学生。他表示,高原医学研究的核心就是人类如何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吴天一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世界上最优越的高原缺氧天然试验场所这一难得的地理优势,常年投身科学研究,60多年来不断推动高原医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他说,吴天一院士对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人的成长都起到了积极的榜样作用。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他对高原医学研究的执着和坚守,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初心和使命。就像吴天一院士所说,年轻一辈生在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拥有伟大的使命和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3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路线学习看榜样,党的干部看彦夫!朱彦夫同志是时代英雄,当代楷模。朱彦夫同志18岁时作战受伤,在战火中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他就成为了英雄,成为了可以躺在军功簿上享受以后光荣生活的普通一名士兵了!但他没有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在他24岁时任村支书,领导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将其本来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长到极限与无限。尽管他的身躯是残缺的,但他却成为了完美的灵魂播火者,虽然他的四肢并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灵引导者。 朱彦夫同志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个精神坐标,也是我们基层普通党员的一面旗帜,更是村中父老乡亲的贴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是我们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坚守者。我们所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或村长干部,学习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更有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可以从身边去找到含有朱彦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样,我们每一个教研员,都可以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可以从身边小事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事情。

听着他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感动着;看着他那残废的身体,我被极大地震撼着;想着他的精神境界,我充满了感慨与惭愧;想象着他给别人带来的人格鼓舞与帮助,我暗自检讨着自己的工作,思考着自己的差距。

1.他本是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了钢铁战士?

为什么伤痛和残疾并没有磨灭他钢铁般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无穷力量?因为它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与战胜困难的韧性。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看来,朱彦夫同志是经历了人生巨大的风雨与磨难,才在其人生的天空中显现了美丽的彩虹与云霞!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自己则缺乏坚定的意志,稍微有一点困苦就容易灰心丧气,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往往就令我感冒难耐,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有鲜明的成效。

2.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神,如何接近普通的民众?

朱彦夫同志领导群众们脱贫致富,功绩卓著。以坚韧的创造生命奇迹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了一座丰碑;作为一名残疾人,却能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自然是我们普通群众、普通党员心目中的神。可为什么能够不脱离群众呢?为什么没有出现“离亲叛众”的现象,也没有“众叛亲离”呢?因为他俯下身子当群众,眼中有民生的疾苦,心中有乡亲们!我们为什么本身就是普通人,就是一名普通教师,为何却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样式?为何不能接近一线教师与学生?我们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到学校去,深入课堂,接触学生,才能将学习落实到实处。

3.传承精神因子,成就精彩人生。

近期的群众路线系列学习,是本人入党以来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使我对党的认识有了有一次全面而具体的认识洗礼,是本人提高认识,提高政治觉悟与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攸关本人的专业发展提升,是另一种形式的专业技能鋳炼。反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更是无比的汗颜与羞愧!只有勇于传承朱彦夫等人的伟大精神因子,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精彩的人生。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4

九月十日教师节,南开大学举办《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叶嘉莹先生是国际儒联荣誉顾问,我衔命陪同王念宁副会长专程赴南开致贺,有幸在南开礼堂聆听九十六岁高龄的迦陵先生与白岩松共话诗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轮椅上娓娓道来,鬓发皤然,声如洪钟,风华绝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个词体美学的概念。叶嘉莹先生将此种美感定义为:“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状态的一种美”。词体美学的“弱德之美”,是一种敬畏、节制、内敛、隐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仅是词体美学的意蕴,更有人格风骨的美感,是一种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理想、坚韧不拔、外圆内方、一以贯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气象的美。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

进而,追问“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为词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笔叙说“难言之处”。面对压力,词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却选择了用折笔言之——苏轼、辛弃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为他们皆受内心生发的理想情怀、美好情感所驱使。从这个意义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瑶台这样的诗意胜境,是陈寅恪先生笔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读《迦陵诗词稿》,我发现叶先生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五种意象: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皆能体现“弱德之美”的意蕴。

叶嘉莹先生是在农历六月出生的,六月又称为荷月,叶先生的小名就叫小荷。也正因此,荷花在迦陵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叶先生十六岁时初学作诗,就写了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自此,荷花的意象伴随叶先生的诗词人生。“花开莲现莲落成,莲月新荷是小名”“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柔蚕的意象出现在两首迦陵诗词当中。二〇〇〇年,叶先生作《鹧鸪天》一阕:“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二〇〇七年,叶先生用此阕词韵作七言绝句:“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从“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到“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相隔七年光景,迦陵诗词同样的意象,风格一变,由戚婉到豪健,由忧思惆怅到雄心万丈,仿佛杜甫笔下“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迦陵心态可见一斑。

二〇〇〇年,叶先生读到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作《鲸背月色》(The Moon by WhaleLight),说远古时期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受此意象感发,创作一阕《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时隔十七年后,叶先生又受此意象感发,创作绝句:“来日难知更几多,剩将余力付吟哦。遥天如有蓝鲸在,好送余音入远波。”

鲲鹏是《庄子·逍遥游》中出现的意象。叶先生年少时即熟读《庄子》,生平所作第一首诗作《秋蝶》,就有“三秋一觉庄生梦”之语。鲲鹏的意象在迦陵诗词中多有显现:“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叶先生少年时从伯父习诗词,始知清代词人陈维崧别号“迦陵”、郭麐别号“频迦”,迦陵与频迦合起来,迦陵频迦就是一种鸟的名字。后来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从顾随先生学诗,选择与“嘉莹”发音相似的“迦陵”作为别号。迦陵频迦是佛经中描绘的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人首鸟身的神鸟,向人间传递美妙声音,又被称为妙音鸟,在梵文中称为Kalavinka。迦陵频迦经常作为乐舞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讲经说法盛会上。在敦煌莫高窟的多幅唐代壁画上,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柱头斗拱上,在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观音基座上,甚至在法门寺地宫金银器和日本正仓院漆器上,都能看到迦陵频迦的婀娜身姿。妙音鸟的意象在迦陵诗词稿中也出现了两处:“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偶往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性未依僧。”“迦陵从此得所栖,读书讲学两相宜。学舍主人心感激,喜题短歌乐无极。”

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是迦陵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五种意象。柔蚕虽然纤小,但却是坚韧不拔、九死不悔的精魂。小荷与妙音鸟,一为先生乳名,一为先生别号,此二者身形小巧,甚至不失柔弱,却亭亭玉立、卓尔不群。蓝鲸与鲲鹏,身形不复娇弱,但却遗世高蹈,雍容华瞻,是天国人间美妙高洁的象征。此五种意象在某种意义上皆为迦陵自况,具有不折不扣的“弱德之美”。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5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顾诵芬院士投入航空事业__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仍处于“一张白纸”的背景下,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__载风雨兼程,从青丝到白发,他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不懈追求。广大青年干部应以榜样为标杆,学习榜样事迹,传承榜样精神,立志做“请党放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信念坚定,传承一片丹心为祖国的爱国情怀,做青春追梦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幼年时,从小小的航模开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铮铮誓言,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畏前行,如利剑出鞘般执着而无畏,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解决了一个个飞机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上奋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辽阔蓝图,脚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气和毅力,践行心中不变的理念,保持着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冲锋姿态,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以“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凝练坚韧的信念支撑,多打打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让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自力更生,传承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做奋进担当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科技基础极为薄弱,他将一生献给祖国蓝天,从无到有,他主持建立我国飞机设计体系,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一代代航空人在他的影响下,不断传递着手中的接力棒,让一架架新型战机飞上蓝天,在航空报国的跑道上践行新的使命与担当。他带领的团队群星璀璨,诞生出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他主持编纂了__多册航空科技书籍,都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岁月因他的坚守变得厚重,因他的慷慨以赴而变得美好,因他的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作为党员干部,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面对一个个“卡脖子”的问题,以“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精神,勇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劲头,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在不断进取中开拓崭新的进程。

勤学苦读,传承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做博学笃行者。__年间,从青丝到白发,熟记他人都知道,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虽然大学学习的是气动力专业与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但他以一股韧劲,晚上到图书馆翻阅查找资料,在硫酸纸上反复描画计算,刻苦钻研,在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下,很快掌握了飞控、航电等其他专业的技术,出色完成了从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到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再到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8飞机,做到了秒表实际测算数据与计算完全相符的不凡业绩。年过耄耋,他依然以了解航空业的进展为乐趣,虽然因病做过手术,依然坚持上班,坐在那一把老旧木椅上工作学习,他用丰厚学识与高尚的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党员干部,脑子里要常装一两个问题,肯花力气,肯下苦功,做勤学的有心人,在读书、看报、听广播中勤思勤想,在日积月累中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勤勤勉勉、脚踏实地,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和美,成为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中流砥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6

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是美好,每个人的生活都和自己一样无忧无虑。当你真的面对真实的世界时,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大城市,并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福寿安康,也并不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充满阳光。他被当地人称为"贵州第一孝子",2008年以"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县从教,将所有的精力和收入都投到了学生身上。他走遍所有的村庄,只为通过家访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开展公益励志演讲1000多场次,覆盖听众上百万人。

羔羊跪乳,寒鸦反哺。在那些关于孝悌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之后,他以现代的方式翻唱了源自沂蒙的古老歌谣。

刘秀祥,他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家,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未来,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去坚持,不怕任何困难险阻,勇敢面对,就一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刘秀祥,他对母亲不抛弃,对学业不放弃,在如此窘迫的环境里坚强的走了出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刘秀祥用坚强与孝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他这种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勇于承担、发奋进取及乐助人的精神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7

2021年春天,香港女主持人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这趟旅程历时三个月,辗转几千里,跨越6个省份、14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地区。她攀爬了四川“悬崖村”1400多米高的两千多级钢梯;和云南居民一起用溜索渡过湍急的怒江;站在宁夏西海固的沙漠戈壁体会天气恶劣……“震撼”、“启发”、“感动”,陈贝儿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多次感慨。这几个简单辞藻融汇的,是一名香港同胞对内地脱贫攻坚成果最真实的触达。

11月6日,《无穷之路》将在香港翡翠台、埋堆堆正式收官。11月1日,陈贝儿邀请“理塘男孩”丁真在微博连麦直播。两人就像许久未见的朋友,陈贝儿向丁真讨教起藏语,丁真则聊起这些年理塘的变化和乡村振兴的成果,超过83万人在线观看。在陈贝儿看来,《无穷之路》只是一个开始,她希望更多香港人去内地感受、体验,真正踏上这条“无穷之路”,“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得怎么样,真的要自己亲身去感受,多多交流,才能够知道。”

爬钢梯到一半开始头晕脚软,和村民相比没什么可抱怨的

《无穷之路》的第一站是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很多不同地方的记者、摄制组都曾想登顶看看其旧貌,但绝大部分都在半途放弃了——海拔1400多米,2000多级的钢梯,是进村唯一的通道,常人很难第一次就顺利爬上去。“光看照片我已经觉得很震撼了。团队没有给我(爬上去的)压力,就让我尽力而为,说爬不上去也有其他拍摄方法。”陈贝儿回忆说。

正式拍摄从早上七点开始。刚开始爬上钢梯,陈贝儿就感觉到了些许吃力,累的时候就喘半分钟,坐一会儿,再继续往上爬。但爬到一半,她开始感觉到头晕和恐高,控制不住地脚软,心脏像是要跳出身体一样。最陡峭的地方,有90度左右。沿途很多村民都劝说她不要强求,走一步看一步,一般女孩子都爬不上去。但陈贝儿还是坚持登顶。她想亲眼看看居民的居住环境。

而当看到过去的“悬崖村”,陈贝儿认为之前的艰苦,都不再值得抱怨。整个村寨依山而建,除自然资源和基本的农作物外,其他生存条件都十分贫瘠。“悬崖飞人”拉博带着陈贝儿参观了他以前的家,空间不大,没水没电,四处黑漆漆的。村民们想要打水,只能走很远的路;在过去没有钢梯的时候,当地孩子去“外面”上学,都只能通过简陋的藤梯,甚至徒手攀爬峭壁。

“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在我爬钢梯很辛苦的时候,拉博还跟我说,你要看风景啊!我只是偶尔爬一次,但他们过去每天的生活都要靠‘钢梯’,每天都要爬2000多级。但他们却依旧活在当下,懂得欣赏生活中的风景。这一点让我非常受启发。”

理塘之旅同样令陈贝儿印象深刻。在登上川藏高原前,陈贝儿和摄制团队都从未前往过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区,而理塘的海拔高于4000米。去之前,团队为陈贝儿准备了不少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为了更好适应海拔变化,陈贝儿和团队甚至放弃了坐飞机,从最低处缓缓开车爬上高原。但真到拍摄的时候,直达海拔3000多米,陈贝儿已经开始感到头晕;4000米的时候,心口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呼吸也很困难,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吸上一口气。

陈贝儿还是选择了坚持。直到完成白天的拍摄,她才被当地人员送往医院,以暖水、药物、氧气瓶缓解高原反应。虽然身体好像经历了“地狱”考验,但在川藏之路上,当陈贝儿把眼睛睁开,就像是到了天堂一样。“因为风景实在太美了,非常非常值得欣赏。你看到的那些镜头是不可想象的,真的是美得不得了。我真的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来理塘旅游,去看看那里的风景。”

教育改善明显,在下一代眼中看到希望

如今,拉博已经不再需要通过钢梯去往外面的世界。他带着陈贝儿参观了村民们的新房——山脚之下平地而起的一片片现代居民楼。全面且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化,拉博下班后只需要爬几层楼便可到家。儿时,拉博上学必须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读完小学也只能学到如何写自己的名字。但现在,村口就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幼儿园,下一代只需要步行三四分钟,就可以接受和县城无异的教育。陈贝儿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自拍、唱歌,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一个都不能少’,真的是说到做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令陈贝儿在旅途中多次受到触动。

令陈贝儿印象深刻的还有教育的改善。四川怒江的一所中学里,老师告诉陈贝儿,学校刚开的时候,他们都要亲自到山区,苦口婆心地把孩子们“抓”来读书。因为过去的农民家庭,往往会更愿意让孩子下地干活。但如今,孩子们都开始在学校里学习理发、开车等专业技能。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真诚地和陈贝儿分享,她曾以为,女生就应该赶快嫁人,但现在她想要学习烹饪,梦想是开个餐厅。

在这些走上“无穷之路”的年轻人眼神中,陈贝儿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我觉得很感动。我觉得我们的下一代会非常了不起。”而《无穷之路》播后,很多家长会和孩子一起看《无穷之路》,这也是陈贝儿最感动的事。“父母会把这档节目当成一个教材,让孩子们知道现在的幸福是得来不容易的,要多珍惜,要多感恩。”

帮当地寻求香港销路,鼓励更多人亲自探访“无穷之路”

追溯陈贝儿的成长经历,她是香港第一代专职娱乐新闻主播,曾报道过奥斯卡金像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也采访过迈克尔·杰克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木村拓哉等国际巨星。

《无穷之路》是她第一次如此深入走近内地老百姓。不少内地网友称赞其主持风格真实、自然、接地气。实际上,在香港出生,从城市长大,对农村的记忆以及内地脱贫攻坚的成果,陈贝儿几乎是模糊的。但在陈贝儿看来,她并没有把这场旅程单纯当成一份工作。她喜欢交朋友,愿意了解对方的感受,她希望和这些曾经遭受贫困的村民们敞开心扉,再把最真实的观察与感受,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如果我们去云南喝个咖啡,你真的要自己喝进去,你才能感觉到那个味道,才知道背后是有故事的。”

“无穷之路”沿途,无论面对“悬崖飞人”、村医、失学儿童、“网红”丁真,陈贝儿都能很快和他们打成一片。村民们也都非常喜欢陈贝儿,常邀请她去家里做客,热情地把最好的菜分出来给陈贝儿和摄制团队吃。拍摄完毕后,也常常留陈贝儿聊天,送给陈贝儿当地的特色小礼物。“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骄傲。”

《无穷之路》播出后在香港和内地都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好口碑。陈贝儿微博粉丝数量翻了一倍有余,香港则有不少观众尝试联络陈贝儿,想购买海南符小芳的有机茶,叶萍姐姐的咖啡豆等农副产品。“我会和当地的一些人保持联系,经常会问他们这些东西能不能运到香港,香港也有需求。”陈贝儿笑称。

但陈贝儿还是鼓励更多香港人,包括内地的观众,真的亲身走上这条“无穷之路”,“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得怎么样,真的要自己亲身去感受,多多交流,才能够知道。”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优选推荐10篇)相关关键词:优选,观后感,心得体会,国度,感动。以上美文仅供写作参考学习,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作任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优选推荐10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96084.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