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读《繁华落尽是孤独》有感1000字
时间:2019-05-16 10:44:46 网站:文库114

  读《繁华落尽是孤独》有感1000字

  "我认为,回想一些俱往矣类的事情总会有点好处。回想喜庆的事情,能使人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向前的勇气。回忆倒霉的事情,能使人引以为鉴,不致再倒覆辙。"这是季羡林《繁华落尽是孤独》一书中说到的。

  这本书是季老先生人生历程的回忆录。朴实无华的文字描绘了由童年到少年,由私塾转为中学,最后出国留学,归来功成名就。而对自己生活中的不幸,生离死别却只是淡淡带过,给读者展现了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的风雨苍黄。

  季羡林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中,年幼时的生活同当时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曾在一所师附小中就读时便是天翻地覆。联合同学"密谋"赶走一位性格严厉的老师,却因"叛徒"告密而功亏一篑,吃了板子却在心中认为"革命无罪,反抗有理。"幼时的顽皮与直爽,成长后回忆起来是无奈却也扬着嘴角。

  书中也缓缓叙述过就读高中后的种种事迹。那时的季羡林便爱上了阅读,攒下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购置书籍。因一次英语考试考了第一名,且得到一位状元的亲笔题字,便受宠若惊。立下决心,不能从宝座上落下,便开始用功读书,使得之后的次次考试都得第一。料想那位曾经被季羡林赶出课堂的老师是不会想到当时众多不学无术,顽皮的孩子中会产生一位文学大家吧。

  优秀的成绩使其毕业后进入了清华大学。在当时的人们眼中,上大学相当于成"举士",而出国留学则是"翰林一流".这个机会季羡林当然不会放过,回国后便是可以功成名就,生活可以变得更富裕。因为大学四年德语成绩全优的缘故,季羡林得以出国留学,在哥根廷度过一段时间,而哥根廷也被其称作第二故乡。

  书中对着第二故乡,也是花了很多笔墨,当时是寄住在别人家,本该是寄人篱下,小心翼翼的日子,却遇上了一位仁慈、有爱的女主人,使得一切变得美满。

  在德国留学期间恰巧遇到了二战,书中说过,当时德国人开口打招呼便是"希特勒万岁"可见他们是非常信任他们的领袖的。但在二战末德国处于逆境,美国的大轰炸行动时常发生。这时德国人民们的信仰却黔驴技穷地说那炸药并无多大杀伤力,但在那炸药炸毁了大楼后,才击溃了德国人民的信念。

  "我是真正经过饥饿炼狱的人,其中滋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我非常敬佩东西方的宗教家们,他们对人情事理真是了解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在他们的地狱里,饥饿时是被列为最折磨人的项目之一。"明明是因为战争的无情而使得人民受饿受苦,季老先生却写得如此轻巧,像是平淡叙述一件事,却也体现了对战争的厌恶。

  再次回到祖国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从哥根廷到瑞士,经法国,越南,又经香港,回到祖国。当时的解放战争激烈进行,铁路中断可谓是有家不能回。

  而在一切太平以后,当时的年轻学者已是到了知命之年,确是迎来了学术春天。回到清华大学,凌晨,在熹微的晨光中,季羡林在图书馆前草坪上散步,时时看到许多男男女女手中拿着收音机或书本……

  "人世间的道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居少。你们年轻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

  "一个人只能生一次,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不能轻易放过。只要我们活一天,我们就必须十分珍视这一天,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又向死亡前进了一天。"

  季老先生是现当代文学大家,一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作为座右铭,在这变化无常的世界中遵守自己的法则,不变初衷。对名利只是一笑而过,最深切的认识到了繁华落尽终是孤独。

  ·END·

  作者丨张一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繁华落尽是孤独》有感10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85867.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