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观《敦刻尔克》有感:漫漫回家路
时间:2019-05-16 11:42:20 网站:文库114

  漫漫回家路

  ——观《敦刻尔克》有感

  指间沙

  "我要回家。"

  希望与绝望交织。

  家就在那边,海那边,很近又很远。敌人就在身边,天上地下海面,随时可能出现。

  电影一开始,画面是死寂的街道,几个英国士兵出现了,还有漫天飞舞的德军撒下宣传单。但几声枪声打破了这死寂,几个英国士兵在密集的枪声中仓皇逃窜,最后只有汤米侥幸逃脱。死亡,离他们如此之近。

  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登上船,还没来得及庆幸自己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可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敌机轰炸,鱼雷袭击,那些持枪的军人是那样无助,完全是任人宰割,唯有逃,一次又一次地跳船,一次又一次地在海水里拼命挣扎,运气好的,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更多的,是再也不能回家。

  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水与火。

  漫无边际的大海,熊熊燃烧的大海。

  有一幕让人揪心:一艘船被击沉,爆炸起火,整个海面顿时成了火海,海里的那些苦苦挣扎的士兵被活活烧死,哀声震天。都说水火不容,可那一刻,水与火为什么相容了?那场面,何等惨烈,何等揪心?这就是战争,残酷,血腥,无情。

  美丽与丑陋。

  在大撤退中,每个人都争先恐后,都想登上回家的船只。为此汤米和吉布森二人假装是卫生兵抬着伤兵想混上船,还混入高地兵团跟着一起登船,我想这只是人的本能,生与死面前,谁都想选择活着,蝼蚁尚且贪生。沙滩上的船只浮不起来,高地兵团的人用枪指着吉布森和汤米,要他们下船以便减重,所作所为自私又丑陋,彰显了人性卑劣阴暗的一面,可是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涌起的更多的是深深的同情和怜惜。战争,真的会让人性扭曲——这些士兵忘了,是汤米(还是吉布森)在船只被鱼雷击沉后,冒着危险打开了舱门,他们才得以逃生的。

  可如果可以美丽,谁愿意选择丑陋?

  "我来护送你们回家。"

  英勇的战斗机飞行员。因为他们的英勇,因为他们的无畏,因为他们的牺牲,为那些撤退的船只保驾护航。燃油不足,势单力薄,孤立无援,但是他们没有害怕,没有退却,他们都选择了战斗,战斗到最后一刻。因为他们深知,他们可以凭一己之力帮助更多人,牺牲他们一个,可以帮助更多的同胞回到祖国。回家,是支撑所有人活下去并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当有人挖苦飞行员"你们在哪?"的时候,船长道森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船上的人知道。是的,他们的付出,总有人知道,总有人记得。

  "我来接你们回家。"

  "祖国万岁"

  当海面上浩浩荡荡出现那些民船时,将军满含热泪,深情了说了一句:祖国。而堤坝上的所有士兵更是欢呼呐喊:祖国万岁,祖国万岁。那一刻,我也流泪了。什么是祖国?祖国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很多时候,祖国就是人民。在他们近乎绝望的时候,祖国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老人,少年,家庭妇女都来了,开着他们家里的船。可能是用于营业的游艇,可能是平常一家人生活的船屋,甚至是只能容纳几个人的小渔船。但是当这些处于极端恐惧中的士兵看到这些简陋的船只时,他们看到的是活着的希望,是光明的前途,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们想到了温暖的家,想到了亲爱的家人,想到了可口的饭菜和香浓的汤。

  宽恕与救赎。

  17岁的乔治死了。死在患有炮弹休克症的飞行员之手。而这个飞行员,是他们从海里救出来的。乔治死了,彼得痛不欲生。但当飞行员问他:那个孩子,他会好吗?(那时乔治已经死了)彼得犹豫了一下,坚定地说了句:会。那一刻,很感动。一个少年,在仇恨与宽恕之间,选择了宽恕。因为他知道,这个飞行员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太恐惧了,回家的欲望太强烈了,才会与彼得的父亲在抢夺船舵中误伤乔治。这一切,谁都不希望发生,但是发生了,不可避免。正如战争,不可避免地将这些平民也拖了进来。

  人人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

  "欢迎回家。"

  做得好。

  下了船,岸边有个老人给他们发毛毯,给他们提供食物。"做得好",老人伸手去摸他们的脸——老人是个盲人。那一刻,温暖他们的不只是滚烫的茶,还有老人温柔的抚摸和温暖的话语。

  阳光和少年。

  火车上的汤米突然醒了,他赶紧拉开窗帘,阳光从窗外照了进来,他看见了铁路两边的土地,是的,土地,长满草的土地。对于好不容易从海的那一边逃回了的他们来说,土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踏实 ,意味着安全,更意味着家。还有那两个少年。少年,可爱的少年,朝气蓬勃,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英雄。"

  汤米没有想到,在站台上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啤酒,美食,还有称赞。虽然他们战败了,虽然他们是"逃离"敦刻尔克。但在人民心中,他们是英雄。

  是的,他们是英雄,还有那些平民英雄,比如乔治,比如彼得,比如道森,比如那些前往敦刻尔克的平民英雄,虽然很多人并没有留下名字。那些平民英雄,驾着自家的小渔船,在敌机的轰炸下,往返于茫茫的大海中,居然救出了三十多万士兵。真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还有将军,在将所有人送上船之后,选择了留下,与盟军继续一起战斗。他们,都是英雄,货真价实,无可置疑,无可争议。

  结束语

  应该说《敦刻尔克》这部电影,画面很阴暗,声音很刺耳,场面很血腥,让人看着很压抑,让人心情沉重。但这就是战争,而且,真实的战争应该比这更血腥更残忍。但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史诗般的电影,电影从一个很小的视角,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情景。虽然没有太大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大人物的出场亮相,而是通过一个小士兵汤米的眼睛来记录这一切,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特别细腻传神,比如彼得将木浆打碎战斗机的玻璃罩,并将船桨伸向飞行员时,飞行员说了句"下午好",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英国绅士——哪怕刚刚与死神握了一回手。还有士兵们下到道森的船舱底层时,当彼得说要小心不要碰到已经死去的乔治时,那士兵小心翼翼地把乔治往旁边挪了挪,还轻轻给他盖上了一毛毯。那是,对是生命的敬畏。

  虽然片子中渲染最多的战争,是死亡,是恐惧,但导演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

  希望。活着。回家。还有,爱。

  虽然,回家路漫漫,但好在,他们终于回家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观《敦刻尔克》有感:漫漫回家路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91930.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