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114
民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9-06-07 10:20:03 网站:文库114

民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总结民政工作成绩,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年工作任务。刚才,3个市、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代表市民政局向大家通报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情况,提出做好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意见。

  一、拼搏攻坚,2019年工作成效显著、成绩喜人

  2019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市民政部门紧紧围绕“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目标,团结一致、拼搏攻坚,在高标准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各项考核任务的同时,深化推进“大民政”工作,创新开展城镇精准扶贫,狠抓各项民政专项工作全面落实,工作特色显著、亮点纷呈。

  (一)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亮点工作突出

  1、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2659.34万元,同比增长13.5%;养老工作获得民政部督查组“推进快、亮点多、做法新、效果好”的高度肯定;老龄工作得到全国老龄办的高度评价;我市2013-2014年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获全省第四;全市登记成立民办社工机构87家,数量位列全省第四;“三社”联动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开展“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向群众提供“8+X”服务项目,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就在“家门口”;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引入慈善元素和社工机构创新帮扶方式,帮助468户困难家庭脱贫;双拥工作获得省检查组“花开别样红”的高度评价。

  2、收获荣誉良多。全市45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我局被评为“全国民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慈善活动总指挥部荣获2014年度“**扶贫济困优秀团队”称号。我局被评为“**市2019年度机关作风建设标兵单位”等等。

  3、各市、区工作亮点纷呈。蓬江区创新开展“互联网+众筹”突破传统慈善筹款局限;江海区“三社联动”,逐步推进“邑家园”全覆盖,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新会区以项目带动促进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发展,推动社会服务走向“精准化”;台山市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开平市着力抓好底线民生,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鹤山市探索扶贫新模式,把传统的“输血式”转变为现代“造血式”的精准扶贫;恩平市提高认识创新思路,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取得新突破

  1、高标准完成政府考核目标,圆满完成了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中涉及民政的3项任务和9项市政府重点工作。全市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550元/人/月;东部三区一市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50元/人/月;西部三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20元/人/月,实现了低保应保尽保。其中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农村提标幅度最大,达150元。新会区城镇、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为473元和343元,比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97元和151元,为全市最高。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人平分别达到8542元/人/年和8090元/人/年。其中江海区均为11040元/人/年,为全市最高。全市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240元/人/月和760元/人/月。老年人福利逐步提高,全市高龄津贴发放总人数122.9万人次,发放金额5221.9万元。“银龄安康行动”全市投保23.2万人,参保率35.5%。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给予70%比例以上的医疗救助,基本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覆盖。其中江海区人均住院医疗救助水平达7353.98元,为全市最高。市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第一期已在全市范围内上线使用。

  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市(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市累计建有养老床位21401张,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1.8张。台山市、新会区、蓬江区年内新增床位数量位居前列。全市共建有城乡居家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343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07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9%。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全市有31家养老机构配有医疗服务,占已登记养老机构的32.6%,其中新会区、蓬江区配备数量和比例较高。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试点,统筹协调全市39家医疗机构主动提供家庭病床和护理服务。全市开展社区养老助残服务网格化试点工作。蓬江区、江海区滘北街道办事处和**市社会福利院、新会区幸福寿星安老之家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地区和单位。

  3、救灾减灾工作有序推进。高效应对低温冷冻、风雹、暴雨洪涝、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完成18户因灾“全倒户”重建工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全市发出公益短信160万条,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配合开展国家核应急演习,协助做好群众转移、安置点布置、救灾物资发放等。升级完善市本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和全市应急避护场所,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

  4、创新开展城镇精准扶贫。出台城镇扶贫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采取对口帮扶模式,一户一策,精准帮扶。针对各困难对象家庭和个人情况,分类有侧重地开展助就业、助学、助医和其他措施帮扶。蓬江区积极帮助就业对象申请“一对一”实名制就业服务;新会区探索建立社工介入精准扶贫机制;鹤山市通过联系用人单位落实帮扶就业84人,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家庭就业率100%。全市共对5501户困难家庭建档立卡,支出帮扶资金1372万元,累计为困难家庭成员联系介绍工作879人次,资助困难家庭子女读书1468人次,资助困难家庭成员就医1113人次,其他帮扶4740人次。已有468户困难家庭脱贫。

  (三)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呈现新气象

  1、以加强“三社”联动为重要抓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一是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全市1323个村(社区)的公共服务站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各市(区)以103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为最低标准,建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建有27个家庭服务中心,覆盖100%街道;选取21个试点开展“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开展“8+X”服务项目;着力提高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收入,全市均已达到每人每月2500元以上,蓬江、江海、新会为社区工作人员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待遇。创新推动“三社”联动,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站、家庭服务中心、邑家园和社区社工岗位4个平台,通过购买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社工+义工”联动的“双工”社区社会服务机制。二是不断强化社会组织发展质量。社会组织年检和评估工作加快,编制并公布了13批共191个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全市性社会组织目录。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成效明显,开展了两届“养老•助残”公益创投活动,创投项目57个,通过政府投入资产1.1亿元、资金2225万元,吸引社会投资逾180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00万元,26家本地社工机构获选承接50个项目,蓬江区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全市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3241.74万元,比2014年增加14%。联合全市性社会组织开展系列慈善活动,筹得捐款2256多万元。三是不断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投入培训经费100多万元,举办社会工作类专业培训94场。2019年考取全国社工资格证书551人,培养社工员792人;完成设置社区社工岗位871个;成功举办第四届“侨乡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社会组织发展成果展。

  2、以改进专项社会治理为着力点,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公共事务治理服务平台的作用。全市实施城乡户籍居民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减免至少7项基本服务收费。全市共办理免除殡葬基本公共服务14193宗,免费金额1351.27万元。**市殡仪馆获得“**省一级殡仪馆”称号。加强婚姻和收养登记机构的建设管理,全市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1964对、离婚登记7319对,办理收养登记124宗,解除收养1宗,未出现责任事故。创优婚姻登记服务,江海区社会事务局获评定为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升级改造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改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环境。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988人次,支出396.87万元。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其中开平市落实地名普查经费172.8万元,落实资金为全市最高;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规范村(居)务公开工作,完成全市“一村(居)一公开栏”升级改造工作,其中台山市改造力度最大;全市950个村(居)创建为全省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积极创建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创新开展双拥工作。成功举办930烈士公祭活动。做好退伍士兵安置工作和涉军信访维稳工作,引入社工介入信访,提高矛盾化解率。整合“**扶贫济困日”、慈善公益万人行活动,在新会区成功举办“大爱**”慈善晚会,受到市领导的好评,全市共筹集认捐善款人民币1.8亿元。

  在全市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回顾“十二五”时期,我市民政工作度过了不平凡的五年,创新推动“大民政”工作,先进经验和显著成效被《中国社会报》、《粤府信息》、《南方日报》、《**民政简报》、《**社会工作内参》、《江府信息》、《**日报》等国家、省、市政府机关内参和多家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好评。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全市低保、五保、孤儿供养、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高、保障资金实现了翻番。养老设施不断完善,全市设有养老床位21401张,比2010年增加172.3%,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1.8张,比2010年增加18.3张,增幅135.6%。持证护理员684名,持证率达90.6%,比2010年增加58%。社会组织和持证社工发展迅速,实现量质双增,全市登记注册社会组织3838个,比2010年增加2.6倍。专业社会工作者有2365人,是2010年的近30倍。加强财政投入,推动政府购买服务。2014年市本级预算安排对外公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00项,金额4602万元;2019年市本级预算安排对外公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20项,金额5710.41万元,比2014年增长24%。福利彩票销售有新突破,2019年销售6.98亿,比2010年增长79.9%。同时,深入开展“福彩夏令营”、“爱心育苗计划”等公益活动,积极回馈社会,弘扬福彩公益理念。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市民政系统行风、作风不断改进。

  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民政政策出台最多、工作力度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民政业务领域得到拓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民政重点工作还不够突出,亮点还不够多,与毛书记提出的“争先进位”目标还有差距;依法行政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邑家园”项目结合“互联网+”建设有待进一步突破;有些市、区地名普查工作推进慢,仍未落实普查经费,与今年普查工作的任务要求差距较大;社会组织的质量有待提高,规范化建设和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优抚对象的稳控任务依旧繁重。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创新的思维,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民政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锐意进取,借力“十三五”奋力开创民政新局面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要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打造“三门”、建设“三心”为目标,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争先进位、普惠民生,不断深化“大民政”纵深发展,全力推动民生共享取得新突破,确保“十三五”取得开门红。

  (一)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方案》,修订全市民办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3张。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幸福院建设任务,做好第三届“养老.助残”公益创投活动。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等地重点改造升级不少于1家敬老院以及开展养老助残服务网格化试点。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程,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养老服务评估、补贴制度。推动养老机构配有医疗服务,促进养医融合发展。认真落实好老年人的各项优待工作,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加大“银龄安康行动”工作力度,力争全市覆盖面达到40%以上。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建设

  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社会组织登记流程、优化办事程序。逐步推行网上申报,提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全面实施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革,推进“三证合一”工作。稳妥推进我市行业协会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重点督促社会组织加强诚信自律制度建设,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加强社会组织年检审核工作、落实重大活动备案制度。协助推进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工作,继续审核编制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推行支部书记年终述职制。

  (三)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村(居)全覆盖,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推动社区“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完善村(社区)公共服站建设,实现镇(街)“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与村(社区)公共服站相互对接。在蓬江、江海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在新会区古井镇南朗村推进基层组织重构工作。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与管理标准化建设。开展全省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和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做好2017年村(社区)换届准备及培训工作。在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选取指定街道、社区开展“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试点工作,拓展专业社工服务领域,分领域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认证一批**本土见习社工督导。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和继续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做好**市第五届“侨乡社工宣传周”、“社会工作优秀成果展”、社工大型宣传及与媒体合办的宣传栏目等活动相关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东部城市城乡低保补差不低于435元和316元,西部城市城乡低保补差不低于418元和190元。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继续提高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养育水平,做好江海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动全市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出台《**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2178元,对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给予80%比例以上的医疗救助。修订市区低收入家庭优惠措施,全面建立低收入家庭救助机制。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同步结算平台、精准扶贫数据平台等系统,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市本级救助管理站争创升级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开展社会救助对象核查和工作评估,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技能培训和心理疏导。推进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完善防灾减灾配套政策,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2020年全市增加应急避护场所示范点5个,增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0个。

  (五)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民政”信息化建设

  积极搭建“大民政”信息化建设统一平台,抓住“互联网+”的机遇,结合“侨都之窗”ATM机建设,以“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与村(居)公共服务站、党员义工服务站相结合,根据各地实际,开展“8+X”网上服务项目,真正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加快完善优抚安置、社会组织、慈善捐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民生公共服务功能模块。

  (六)进一步推动城镇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统筹城镇和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扩大帮扶范围。协助制定全市统一城乡的精准扶贫计划,将低保家庭纳入扶贫工作范围,重点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列入重点帮扶对象,实现精准脱贫。二是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新举措,形成扶贫长效机制。总结2019年精准扶贫经验,推广亮点项目,加大宣传发动,广泛挖掘资源,使精准扶贫工作更精准和有效。

  (七)进一步推进优抚双拥工作

  修订《**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完善我市优抚安置政策和措施。加强双拥模范城的管理工作。积极发动部队与地方更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双拥共建,共同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军地资源共享。建立完善复退军人服务平台和做好复退军人的信访稳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逐步提高我市优待抚恤标准;广泛开展烈士纪念活动,大力弘扬烈士精神。

  (八)进一步创新发展慈善事业

  出台全市慈善事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深化市、区(县市)、街道(镇)、村(居)四级慈善网络建设,发挥基层慈善组织慈善救助优势。探索创新慈善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慈善信息统计、报送、共享、公示系统化,慈善工作动态更新实时化。6月份“慈善公益活动月”组织举办全市性慈善公益活动,营造慈善活动浓厚氛围、渲染慈善公益文化。

  (九)进一步强化社会事务管理

  一是持续推动殡葬事业改革。做好“十二五”期间全省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验收迎检工作。健全惠民殡葬政策,大力推广绿色生态葬法,规范殡葬服务管理,继续保持火葬区火化率100%。积极推动绿色殡葬纪念设施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探索开展免费殡葬社会工作服务。二是大力推动“和谐婚姻建设计划”。加快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婚姻登记机关争创国家等级标准,逐步实现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免费颁发结婚证服务以及免费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三是进一步提高儿童权益保障。完善孤残儿童养育、收养寄养评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机制。四是提升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公共服务。加强区划调整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巩固平安边界建设成果,完成第三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全面完成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今年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名标准体系,拓展行政区划和地名信息应用服务。

  (十)积极开展民政标准化建设工作

  根据省厅要求,深入贯彻民政部《关于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制定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民政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针对养老服务、救助服务、康复辅具、防灾减灾、社区服务用房、社会组织等业务领域,加强与质监部门的合作,从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出发,国家和省尚未出台标准的先行制定地方标准和机构标准,已有标准的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和细化不同类型的具体标准,同时加强标准复审工作,及时进行清理和修订。抓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始终按照标准化谋划、推进、检验和评估业务工作,促进民政工作内升质量、外增形象。

  三、奋勇争先,全力推动民生共享取得新突破

  要圆满完成2020年乃至“十三五”的民政重点工作,全市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必须要克服中游心态,努力奋勇争先,把“开拓创新、增效提速、强化队伍”贯穿工作的始终,把握亮点要突出,发展要均衡两项准则。

  (一) 开拓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民政工作要求和全市民政重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一要抓住资源统筹整合,树立全市民政“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一方面要实现内部资源整合,比如今年项目建设任务重,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3张,要实现“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村(居)全覆盖等,各市、区就要思考如何在资源整合上做文章,充分统筹布局,盘活资源,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外力”,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民政事业纵深发展。纵向要对上级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下要及时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工作。横向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民政发展事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缩小民政事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距离。二要抓住“互联网+”,结牢结实“大民政”信息共享网。进一步整合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构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多层次架构体系,要善于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民生信息,将不同的信息化建设平台整合互联起来统筹规划,实现兼容、共享,联结成一张完整的信息共享网,为“大民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履行职责,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提效增速

  民政改革的焦点在于如何解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冲破“最后一纸之墙”。我们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对待问题,从群众最期盼的方面入手,依法行政,增效提速,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地开花。一是抓依法行政。民政工作政策性强、管理细、要求严,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各级民政部门要利用好我市取得地方立法权的契机,根据工作实际和需要,进一步加快出台民政重点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规章等的制订出台工作,修改完善不再适用的旧法规政策。二是抓精细化建设。民政各业务领域要推进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全面梳理岗位权责流程,对各项工作制度进行清理规范,细化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和服务程序、提升效能。三是抓信息化建设。善于利用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通过信息化完善对各种业务数据的存储、统计、分析、汇总的处理方法,节省时间,减少人为的失误和漏洞。

  (三)强化队伍

  一要增强“珠峰论”意识,不断拼搏、点燃激情,克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游心态,树立敢为人先、争先进位的“引领思维”,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如果我们每项业务都争创成为全市甚至是全省、全国的亮点,那**民政事业的发展就上去了。同时,也要遵循“煮水论”,当柴火不足以烧开一锅水时,倒不如倒掉一些,聚焦重点,尽快把水烧开。比如要聚焦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善于找到突破口,突破重围,开创新格局。二要增强学习主动性,坚持学习常态化。通过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把普法和民政业务法律法规作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学习要坚持不懈,常抓常新,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贯穿全过程,围绕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创新工作、加快发展为主题,加大力度,创建载体,更新观念,努力造就适应新形势的干部职工队伍,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更好适应新常态下的民政工作。三要增强党风、作风建设。锤炼干部队伍,是民政工作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民政要强,首先队伍要强。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增强党风、作风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建立健全民政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强化队伍执行力,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民生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真正落实到位。

  同志们,我市“大民政”“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落实的关键在人、在作风、在执行。让我们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推进民政事业创新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侨都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wk114.cn/wenku/425457.html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